戏曲的人物造型
与舞台美术的简陋相比,传统戏曲的服饰要漂亮得多。那强烈夸张的脸部化妆、琳琅满目的头盔发饰、长袖善舞的华丽服装,都给观众造成强烈的艺术美感。确实,戏曲鲜明美丽和富有戏剧性的人物造型特点已成为戏曲的一大特征。

戏曲的人物造型
戏曲脸部化妆采用涂面的方式,用鲜艳的色彩改变演员的真实面目: 或表现俊美,如一般生行旦行都用俊扮方式; 或突出人物特别的性格,常用各色脸谱涂盖全脸。净行(大花脸)脸上画满脸谱,而丑行(小花脸)只在鼻头上画一个白色小方块。旦角脸部两侧要贴片子,是对女性额发、鬓发的图案化处理,还可以起到勾清脸部轮廓和美化脸型的作用。
戏曲服装往往鲜丽光彩,即使表现贫苦人家,也不能穿得破破烂烂,否则在台上就不美观。有一种叫“富贵衣” 的褶子,以黑色为底,上面缀满各色补丁,一般是穷书生穿的,但依然整洁美观。旦角更是如此,《玉堂春》里的苏三,是身陷囹圄的犯人,但服饰上除了穿小红袄表示犯人身分,还是以突出她的美丽为主的。
戏曲服装一般缀有很长的袖子,叫水袖,这和生活中的服装是不同的。演员有了水袖后,就有利于舞蹈表演,使造型也更为漂亮。其实不单水袖,帽子上的翎子,身上的靠旗,鸾带以及髯口、甩发,都可以被演员用来翩翩起舞。可见,戏曲造型除了美观外,还要适用于表演的便利。
另外,戏曲服装不分朝代,汉族角色一律穿明装,少数民族角色则穿旗装,这就是我们看戏时发现秦始皇时代的赵高和明代的严嵩扮相几乎是一个模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