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头面和化妆
戏曲角色的穿戴打扮很讲究,尤其旦角演员,头上都插满珠翠、簪花,非常漂亮。这种旦角所用头饰统称头面,是对古代妇女生活习俗的反映与夸张。
头面有三种:银泡头面、水钻头面和点翠头面。银泡头面是铜制镀银,圆形凸出成泡状,饰于额前一排,一般用于剧中的贫苦妇女,如《六月雪》里的窦娥。水钻头面是铜制镀银,上嵌水钻,有顶花、面花,后三条组成,显得华丽漂亮,适合剧中年轻美丽女性插戴,一般京剧花旦用水钻头面,如《拾玉镯》里的孙玉姣。点翠头面是用翠鸟羽毛贴在金属版上制造,色泽多变,十分贵重雅致,多为剧中贵族妇女使用,如《宝莲灯》里的王桂英。
戏曲的化妆有两类,一类是面具,一类是涂面。面具的手法运用得很早,汉、唐、宋的歌舞百戏里都用过,而涂面则是戏曲成熟后习用的化妆模式。涂面主要有四种类型:美化化妆、性格化妆、象形化妆和情绪化妆。象形化妆是指脸谱中画有各种动物形象,情绪化妆是我们通常说的“变脸”。美化化妆与性格化妆是最基本手法,美化化妆即俊扮,是通过敷施粉墨达到美化人物形象的手段,一般用于生、旦行当。相对于净、丑大小花脸,又称“素面”或“洁面”。俊扮一般先用白粉涂脸,再用脂红涂满脸颊,眼圈涂黑,口唇点红,突出人物面目的端正俊秀。不过,根据剧中人物年龄和生活状况,色彩浓淡要有些分别。另外,俊扮一般要吊眼睛,即用带子牵引使眉梢、眼梢向上吊起,使人物更加英俊。性格化妆则是指净行角色所涂的脸谱,通过脸谱的形状和色彩表现人物性格。

戏曲的头面和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