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函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材料部 > 其他 > 函管 函管 hánguǎn 鋪設在地下之管道。宋·劉宰《運河行》詩:“小民再拜爲我言,函管由來幾百年。”又:“函管不毁民歡娱,異時瀦瀉無妨渠。”《宋史·王琪傳》:“議者卒請廢古城埭,破古函管而浚之,河反狹,舟不得方行。”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水利部 > 工具 > 函管 函管 hánguǎn 亦稱“瓦竇”。陶製排水器。宋·蘇軾《録進單鍔吳中水利書》:“昔治平中提刑元積中開運河,嘗開見函管,但見函管中皆泥沙,以謂功力甚大,非可易復,遂已。”宋·劉宰《運河行》:“函管掘開須到底,運財歸府供薪爨。庶幾一壤不可復,民田雖槁河長滿。”元·王禎《農書·農器圖譜集·灌溉門》:“瓦竇,泄水器也,又名‘函管’。以瓦筒兩端牙鍔相接,置於塘堰之中,時放田水。須預於塘前堰内疊作石檻,以護筒口,令可啟閉。不然,則水凑其處,非惟難於窒塞,抑也衝激滲漏,不能久穩,必立此檻,其竇乃成。” 函管culvert又称水窦、筒口和暗洞,即今涵洞。中国古代分水和泄水的建筑物。多为砖石结构。可从渠道、塘堰分水、引水,也用于河渠、渠路等立交工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