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列宁合作社计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列宁合作社计划Lenin's cooperative plan列宁提出的通过合作制对小商品经济,首先是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计划。主要在《粮食税》、《论合作制》等著作中提出。其内容有: 列宁合作社计划 列宁合作社计划列宁提出的通过合作社这种商业形式把亿万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的社会化,逐步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计划。主要集中在列宁《论合作制》、《论粮食税》等文章中。主要内容有: (1) 关于合作社的性质和作用。认为社会经济性质是决定性的条件。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合作社是“集体的资本主义组织”,在国家资本主义条件下,合作社也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属于国家所有,那么就可以把合作社看作“与社会主义企业没有区别”,应该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吸引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大生产。(2) 关于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合作制不是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共耕制方式,而是一种商业“买卖机关”,是“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3) 关于实现合作化的途径。国家应广泛地帮助合作社,提供财政、信贷的优待,从物质上给予鼓励,同时还必须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没有整个的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4) 关于实现合作化的方法。合作化必须严格地坚持自愿的原则,决不允许采用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5) 关于合作化的速度。需要经过整整一个历史时代,在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度过这个时代也要一、二十年。列宁合作社计划是经过实践检验后提出来的。十月革命前,列宁设想的是经过资本主义正常发展阶段之后再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这是在取消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生产合作。十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列宁希望通过“军事共产主义”直接导致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试图通过全盘集体化的“共耕制”的形式改造小农实现农业的合作化,但在实践中遭到重大挫折。实践使列宁逐渐认识到,“共耕制”不是改造农业的理想形式,办集体农庄的试验是“做了许多蠢事”( 《列宁全集》 第32卷第312页)。直到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生产和“自由贸易”,列宁才对合作社计划进行了重新考虑和设计,提出了包括上述内容的合作社计划。列宁的合作社计划是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重大发展,正确理解列宁的合作社计划,对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制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宅地法 论合作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