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列子集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列子集释 《列子》集释本。八卷。今人杨伯峻撰。成书于民国十一年(1932年),初版于一九五八年。 《列子集释》先录《列子》正文,正文下夹句进行注释考证。考释分四类,先录晋人张湛《列子注》文,次录唐人卢重玄《列子解》文,再作有关《列子》本文及张注、卢解的校勘、训释与考据,最后录有唐人殷敬顺所纂与宋人陈景元所补之《列子释文》以及有关《释文》之考证。杨氏《集释》采清人汪继培校订《湖海楼丛书》刻本为底本,又取瞿氏铁琴铜剑楼所藏北宋本、吉府本、铁华馆影宋本、《道藏》诸本、元本、明世德堂本参校,订正了汪本之误。于卢重玄之《解》,采《道藏四解》本为依据,而用秦恩复石研斋刻本参校,择善而从。 杨氏在校释过程中还对《北堂书钞》、《群书治要》等类书以及其它古籍所征引之《列子》文及张湛《注》文进行甄别,少数予以录用。另又将《列子》中采摘它书文句注明其所出之原籍,并对有关古籍之考证训释亦悉加甄录。杨氏还充分吸取了清人卢文弨、任大椿、俞樾、陶鸿庆,以及今人王重民、王叔岷等人的校释成果,自己也颇有新发现、新见解。《列子集释》对前人校释《列子》具有总结性,旁征博引,材料较为丰富,校勘较精当,训释也较简明,是校释《列子》的最好著作之一。 《列子集释》刊行本,于校释之前,附有《例略》和《征引诸家姓氏及其著述表》,校释之后又附录《张湛事迹辑略》、《重要序论汇录》以及《辩伪文字辑略》,其中辑录了诸家论《列子》为伪书的种种根据,也包括杨氏对《列子》是伪书所作的考证,颇便研习者参考。 该书初版于一九五八年,由上海龙门联合书局排印出版。一九七九年十月北京中华书局将它辑入《新编诸子集成》排印出版,增补了杨氏自作《前言》,其中论及列子其人与《列子》其书。 列子集释 《列子集释》杨伯峻撰。据晋张湛注、唐卢重元注、殷敬顺释文,广征古籍引文,详加校勘训释,并附张湛事迹、重要序跋及辨伪文字等资料颇资参考。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中华书局1979年增订版。 ☚ 列子 庄子 ☛ 列子集释 列子集释思想史著作。今人杨伯峻编撰。成书于1932年。吸收各家观点,折中作者自己认识,对《列子》原文进行详细注释。正文分8卷。卷前有《前言》、《例略》、《征引诸家姓氏及其著述表》,卷后有三个附录,分别为“张湛事迹辑略”、“重要序论汇录”、“辨伪文字辑略”,为研究《列子》提供了比较系统的资料。作者认为《列子》是伪书,但作伪者不是张湛,因为张湛的思想和伪作《列子》有所不同。至于《力命篇》,正是魏晋六朝天人之争,即力命之争的思想反映; 而《杨朱篇》 的 “唯贵放逸”则正是晋朝人放荡和纵欲的理论表现。可以将这两篇作为两晋风俗史和思想史的资料来看待。1958年龙门联合书局出版,1979年改由中华书局出版。 ☚ 中国学术史讲话 哲学概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