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伽达默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1900—

德国哲学家,现代解释学的最大代表。出生于马堡,曾在马堡大学和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任教于马堡大学、莱比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后一直任海德堡大学教授。反对解释学中的客观主义,认为不能把历史研究者自身的历史性排除在外而纯“客观”地考察历史,而应将考察者的偏见看成合法的,“偏见即我们向世界敞开的倾向性”,它不仅是无法避免的,而且舍此谈不上对历史的理解; 因此解释的任务不是消极地复制本文,而是作一种“生产性的”努力,使主体与对象、现在与过去相互交流、不断融合;偏见给解释者提供了“视界”,但视界不是解释者的牢笼,而应当是开放性的交流场所,解释者的任务是扩大它,使其与别的世界交合,即“视界融合”。历史就是这种主客体互相融合的过程,它既受传统制约,又被现在的价值观和新的视界所改变。语言在视界融合中起媒介作用,一切解释都是对话,对话就是问答;但语言不只是工具、本文(语词和形式逻辑),它揭示着人的世界,每个词都包含着无限多未说出的东西,解释者就是要通过本文介入那无限的内在性。主要著作有《柏拉图的辩证伦理学》、《真理与方法》、《小论集》等。

☚ 弗洛姆   莫里斯 ☛
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1900—Gadamer,Hans-Georg

德国哲学家,哲学解释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9年通过教授资格考试。从1937年起先后任教于马堡大学、莱比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海德堡大学。曾任莱比锡大学校长、莱比锡和海德堡科学院院士、德国哲学总会主席、国际黑格尔协会主席。
伽达默尔曾受教于海德格尔,受到他的现象学和解释学思想的熏陶。他致力于把方法论的解释学发展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本体论哲学体系,认为在哲学、历史、宗教、法律、艺术等诸精神领域内都存在着理解活动,解释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理解活动及其方式,通过理解史和被理解东西的“效果史”来把握精神生活中的真理。他否定了施莱尔马赫的心理主义和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的客观主义立场,提出“成见”是构成理解的必要前提和创造性条件。理解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纯粹客观的,而应该是理解者和被理解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伽达默尔十分强调对语言的研究,因为语言是思维得以进行的媒介,它既是理解的前提又是理解的结果。可以说,人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的,语言和世界恰恰是本体论的关系。他还在对审美活动的大量论述中探讨了游戏、创造物、时间性等概念,提出了作品对特定历史环境的从属原则和作品在意义上有赖于当时语言系统的原则。伽达默尔后期的思想转向他自己所谓的实践哲学,即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前提和条件进行研究,从而使理论和反思应用于实践领域,求得人类最合理的生存模式。
主要著作有:《真理与方法》(1960)、《黑格尔和辩证法》(1971)、《哲学解释学》(1976)、《科学时代的理性》(1976)、《善的观念》(1978)、《黑格尔的遗产》(1979)、《赞美理论》(1983)等。

☚ 施莱尔马赫   利科尔 ☛
000001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