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皮肤套状撕脱伤
下肢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因受创伤暴力牵扯,致和深筋膜层间发生广泛的环绕肢体的撕离而呈脱套状时,称为下肢皮肤套状撕脱伤。此种外伤常由交通事故中,受急驰的车轮捻挫,或在厂房内被高速转动的轮带拖入撕拉所致。
下肢皮肤套状撕脱伤是较常见的严重创伤,多发生于小腿部。如皮肤部分或完全撕落时,诊断自然明确。但有时往往只表现为皮肤的裂伤,或甚至是皮肤的挫伤,并无创口,而实际伤肢皮肤已自深筋膜浅面呈套状剥脱,形成广阔的皮下潜在腔隙,腔隙内有大量积血滞留。这常是下肢皮肤套状撕脱伤的特点,必须有所认识。如未经仔细检查作出准确诊断,误按裂伤直接将创口缝合,或按挫伤处置,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内的走行血管在致伤过程中受暴力损毁撕裂,和血栓阻塞,虽皮肤外观尚较完整,但其后必致造成大面积皮肤坏死,并继发化脓性感染,引起严重后果。下肢皮肤撕脱伤常合并深部肌肉、骨关节等组织,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多发损伤,并可出现休克。故急诊处置时,应注意全面检查,防治休克,分清轻重缓急,依次治疗。
下肢皮肤撕脱伤的手术治疗,包括彻底的清创术和妥善的修复创面两个步骤。
行清创术时,因在受伤早期常不易准确判断撕脱皮肤的活力,须经多方面的细心检查以便确定。如观察撕脱或撕裂皮肤的色泽,有无瘀血斑,指压毛细血管反应的有无和速度的快慢,以及创缘的出血情况和血色等。还可行止血带试验,即高抬患肢数分钟后,在大腿部,伤部的近侧端缠止血带,然后放平患肢,松解止血带,观察撕脱皮肤是否由苍白转为红润,以及其转变的速度和范围等。综合以上检查结果,作为清创术时,清除或保留组织的参考。清创一般不宜在使用止血带的情况下进行,以便手术过程中随时观察血液供应情况。筋膜局部呈绀紫的部位,须切开探查肌肉有无损伤,如合并有骨、关节创伤,应同时作好相应处置。创面的闭合,可据情将清创时切除的皮肤削薄成全厚皮片,或利用鼓式切皮机制成中厚皮片,用以修复创面,不足时,另自其他部位取皮补足。当有肌腱、骨、关节裸露时,如创面附近有正常皮肤可供形成皮瓣时,则用以移转覆盖裸露的深部组织,其余创面植以皮片。或利用创面附近的肌肉形成肌瓣覆盖,然后用皮片修复全部创面。如局部不存在上述可利用的条件时,可用游离皮瓣、肌皮瓣或两腿交叉皮瓣等法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