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为下肢腘静脉平面近侧的主干静脉内发生血栓,引起了明显的炎症反应和临床症状。起病的基本因素与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相同。髂股静脉为好发部位,这是因为髂股静脉前面有腹股沟韧带,形如瓶颈状通道。左侧髂总静脉前面有右髂总动脉跨过而受压,左髂总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常有成角倾向,所以发生于左下肢者远比右下肢多见。
分类 临床上分三种类型。
急性血栓性髂股静脉炎 血栓起源于髂股静脉,或由腓肠静脉丛血栓上行蔓延而来。血栓迅速引起内膜炎症反应并与之粘着,堵塞静脉腔,同时伴有静脉周围炎,邻近淋巴管也受影响,可有反射性血管痉挛。临床表现为急袭性疼痛,以腹股沟部较为明显,沿血栓形成的静脉部位有压痛。整个肢体肿胀,逐渐出现浅静脉扩张,形成侧支循环。开始时可有短暂而程度不同的发绀,间杂着毛细血管扩张的红斑,皮肤温度一般正常,动脉搏动不受影响。可能是由于血栓分解产物或自体溶解产物反应,引起全身症状,一般并不严重,体温上升多不超过39℃,可有轻度心动过速和怠倦不适。白细胞计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速。
股青肿 如血栓性静脉炎不仅位于髂股静脉,而且连累整个下肢动脉强烈痉挛,称为股青肿。临床表现远比一般的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起病急骤,往往由剧烈的整肢疼痛开始,几小时内就出现紫绀、肿胀、寒冷和感觉过敏。皮肤起水泡,皮温降低,动脉搏动消失。肢体可出现坏疽,但范围常常较小,比较局限。全身反应急剧,体温明显升高,早期即可出现循环虚脱而陷入休克状态。
化脓性血栓性髂股静脉炎 当堵塞髂股静脉的血栓并发细菌感染时,即形成化脓性血栓性髂股静脉炎。起病原因可能是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并发感染,或下肢感染性创伤并发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留置输液插管并发感染。或盆腔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蔓延到髂股静脉。局部症状与血栓性髂股静脉炎相似,因炎症反应具有感染特征,疼痛和压痛更为剧烈。如果感染来源于盆腔,阴道检查常可扪到阔韧带底部有血栓性静脉炎的压痛和硬索。全身反应明显,常表现为败血症,如寒战、发烧、脉率增速,呼吸急促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断并不困难;如是股青肿,还同时伴有强烈动脉痉挛所表现的病象,并出现休克;如是化脓性类型,则兼有全身感染和败血症的表现。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用超声波检查,可在相当于髂股静脉的体表位置,发现正常应有的静脉血流消失。作电阻抗体积描记法检查时,显示最大呼吸时电阻偏移值降低。必要时,静脉造影检查不仅能够判断有无血栓,而且可以正确地显示血栓的位置、范围、形态和侧支循环。预防方法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相同。
治疗 诊断一旦明确后,必须积极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有二种:
❶非手术疗法: 对症治疗包括镇痛 (杜冷丁50mg,每6~12小时一次,皮下注射)、血管舒张剂(妥拉苏林25mg,每6~12小时一次,肌肉注射)等。非化脓性病灶可选择一般性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预防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髂股静脉炎须采用广谱抗生素,如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最好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溶纤疗法适用于病期不超过3天的病例,可选择链激酶或尿激酶治疗。凡病期超过3天以上,只能采用抗凝疗法,以防血栓蔓延,一般开始先用肝素,然后应用香豆素类衍化物如华法灵、新抗凝;
❷手术疗法: 凡是病期不超过2天者,可选择血栓摘除术治疗。摘除血栓后,可考虑作暂时性远侧动静脉分流,以加速静脉血流,预防复发。手术后均应辅用抗凝疗法。股青肿并发组织坏死表浅者可作切除和植皮治疗,大块坏死应作截肢术。

☚ 小腿静脉血栓形成   游走性静脉炎 ☛
000037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