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七十家赋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七十家赋钞

七十家赋钞

辞赋总集。清张惠言编。六卷。选录战国至南北朝辞赋,计作家七十人,作品二百零六篇。首有编者弁言,概述赋体流变。大抵以荀卿、屈原为辞赋之祖,谓屈赋本于《诗》,荀赋出于《礼》,后世各家,皆亦源出前人。有道光间合河康氏刻本。

☚ 六朝文絜   历代赋汇 ☛

七十家赋钞

 先秦至南北朝辞赋选集。六卷。清张惠言选辑。清道光元年(1821年)刊刻成书。
 张惠言,字皋文。生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卒于嘉庆七年(1802年)。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嘉庆四年进士,改庶吉士,充实馆纂修官。六年散馆,奉职以部属用,朱珪奏改翰林院编修。卒于官。少时受《易》,即通大义。为词赋,尝拟扬雄、司马相如之文;及壮,又学韩愈、欧阳修。为常州派词的创始人,与恽敬同为阳湖派之首。著有《茗柯文编》、《茗柯词》,并编有《词选》及本书。
 本书收录自先秦至隋以前辞赋共七十家,二百零六篇,分为六卷:卷一为楚辞,收录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九辩》、《招魂》,景差《大招》,淮南小山《招隐士》等十二家八十二篇;卷二收录荀况赋六篇,宋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九篇及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等汉代赋家六人十二篇;卷三收录汉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班彪《北征赋》,班固《两都赋》等十七家二十六篇;卷四收录汉张衡《二京赋》,祢衡《鹦鹉赋》等七家十三篇,魏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等八家十一篇;卷五收录晋陆机《文赋》,左思《三都赋》等十一家二十二篇;卷六收录宋鲍照等五家八篇,齐张融一篇,梁江淹《去故乡赋》、《别赋》、《恨赋》等四家十一篇,陈江总一篇,北周庾信《枯树赋》、《哀江南赋》、《小园赋》、《春赋》共四篇。大抵按年代编排作者,于同类选本中,所收较为繁富,且选择严谨,大多为辞赋名篇,正如编者序中所言,“通人硕士先代所传,奇辞奥旨,备于此矣”,是一部较好的辞赋选集。编者还于序中概述了赋体流变,大抵以荀卿、屈原为作赋之祖,谓屈赋本于《诗》,荀卿出于《礼》,后世各家,皆亦源于前人。本书的选录标准在于“统平志”,而此“志”又须“归乎正”,即以儒家的诗义为依归。采用钟嵘《诗品》推本溯源的方法,简要品评入选各家作品,以屈原作品为最高标准。编者少好《文选》辞赋,后来专意治《周易》、《仪礼》诸经,并从事古文写作,同时兼治词学,创立“常州派词”。本书大概就是编者自学与讲学所用。由于编者未及定稿即告谢世,所以本书虽有校语评注,但多寡不均,只录原文的篇什甚多。
 本书手稿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者友人康绍镛于道光元年(1821年)编辑并刊刻了这部未完稿的遗著。后来,朱锦绶等人参校各书,作有《赋钞札记》六卷,苴补稿本及康刻本之失。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有重刻本,并附刊《札记》,此即江苏书局重刻学古堂校读本。
七十家赋钞

七十家赋钞

选集名。清代张惠言选编。惠言是清代常州词派和阳湖派古文家的代表人物,他的赋及其关于赋的看法,都比较突出地反映了崇尚汉学的尚古风尚。此书凡6卷,选录战国至南北朝时期70家赋,共206篇,起自屈原,止于庾信。其中楚赋3家,荀况赋1家,汉赋有贾谊等34家,魏晋赋有王粲、左思等20家,南北朝赋有谢惠连、江总、庾信等12家,《楚辞》与汉赋作品占三分之二。在同类选本中,其所收较为繁富,故颇为研读唐以前赋者重视。卷首有《叙目》概述选编之旨及赋体流变,大抵以为赋是“诗之体”,荀况、屈原为作赋之祖,对魏晋以下赋家则多有微辞。《七十家赋抄》有道光元年(1821)合河康氏(绍镛)刻本、光绪四年(1878)宏达堂刻本、光绪八年(1882)广东戴文堂刻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江苏书局重刻本(附《七十家赋钞札记》)。

☚ 【二至三画】   三国志 ☛
七十家赋钞

七十家赋钞

6卷,清张惠言辑,清道光元年合河康氏家塾刊本。据康绍镛序称:“张编修皋文少好文选辞赋,尝屏他务穷日夜为之,卒乃归于治经,然辞赋亦不废。盖以为先士之盛藻,诗人之坠典于是乎存焉,而后之作者,志益寡而辞益俳,逐物而不反,难可复理。乃录自屈原、荀卿,至于庾信。发其奥趣,备辞赋一家之学。”张惠言自序曰:“凡赋七十家二百六篇,通人硕士先代所传,奇辞奥旨备于此矣。其离章断句阙佚不属者,与其文不称辞者,皆不与。”由此看来,此集所收作品系先秦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家所撰,可称赋总集。
据《清史稿·艺文志》记载,张惠言辑《七十家赋钞》另有5卷本。此书另有光绪间宏达堂重刊本。

☚ 后八家四六文钞   茗柯文初编 ☛

七十家赋钞

赋总集。清张惠言(1761—1802)编。六卷。惠言有《词选》已著录。此编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录屈原、宋玉、景差至清初七十家赋二百○六篇。分代依次选录,清人赋入选者仅五篇。《楚辞》中作品,全部录入。有光绪四年(1878)宏达堂刊本,首冠康绍镛序。

七十家赋钞

《七十家赋钞》

清张惠言编选。6卷。收录自屈原至南北朝庾信辞赋共70家,206篇。所收赋体作品较全面,概述赋体源流变化,亦较中肯。道光间合河康氏刻本。

☚ 经史百家杂钞   历代赋汇 ☛

七十家赋钞

六卷。清张惠言(1761—1802)选编。张惠言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人。字皋文。嘉庆四年 (1799) 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早年治经学,精通《周易》。善属文,工骈文辞赋,后受桐城派影响,治古文,开创了阳湖派。《七十家赋钞》为张惠言早年所编,书前载其乾隆五十七年 (1792) 自序,谓其选录标准“统乎志”,而志又“归乎正”,实际上就是止乎礼义,完全遵循传统的儒家文论思想。此书选编屈原至庾信七十家的辞赋名篇二百零六篇,以屈原《离骚》为典范作品、最高标准。所选审谨精严,有些篇章兼附简单校语、评注,是一部较好的辞赋选集。《七十家赋钞》在张惠言生前没有刊行,惠言去世后,其友人康绍镛于道光元年 (1821)刻成。后来,朱锦绶参校各书,作《札记》六卷,补正稿本与康刻本之失,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 重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