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战国策》游说词的特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战国策》游说词的特点

《战国策》游说词的特点

康达维说,一般认为《战国策》是一部游说言论的结集,其言论虽然基于历史事实,诉诸历史人物,但具有虚构性质。他以“苏秦以连横说秦”为例分析说,这段游说词显然不是实际生活中的话语,而是一篇高度精炼、讲究修辞的书面文章。其特点是:❶夹用有韵律的四言句,构成了一种韵散并用体的原型。
❷采用纵横家的长技——列举史实。希腊、罗马雄辩家也很重视这一辩说模式。中国纵横家具体采用重复手段进行列举。一种重复手段是连用某一词语,如“昔者神农伐补遂”及以下诸句,“伐”字连用八次;另一种重复手段是连用同义词,如“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昏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沉于辩,溺于辞。”
❸这些重复手段的运用,不仅起到了劝说的作用,而且产生了装饰、美饰语言的效果(详见“修辞研究”条)。他又另举例证说,由于听者是君王,纵横家不可能一味地公开警告、训诫或批评,有时采用迂回曲折的手法。这是《战国策》游说词的另一特点。有一种迂曲手法,柯润璞(J.I.Crump)名之为“双重劝说”(doubledpersuasion),即给出正、反两种命题或意见,供君王选择,如桓臧对楚王说伐秦一段。(参见康达维的《汉赋——扬雄赋作研究》。)

☚ 《战国策》的版本   荀子的《赋篇》 ☛
000026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