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假设
西方现代管理学中关于人性的一种假设。“经济人”亦称“理智的经济人”或“实利人”。这个假设盛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首先使用经济人概念的是约翰·穆勒。这个假说认为,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主要论点是: (1) 人是生来懒惰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2) 一般人都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也不喜欢负任何责任,而宁愿受别人指挥和摆布,且缺乏自制力,容易受他人影响。(3) 人是生来以自我为中心的,只注重个人目标,对组织目标并不关心。(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温饱,只有金钱才是激发他们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持这种观点的管理者,只注重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视金钱为主要的激励工具,忽略了人的高层次需要,容易引起职工的不满和反抗。随着对行为科学、管理社会学、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已逐渐被扬弃,出现了“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等一系列新的关于人性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