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改革的逐步深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改革的逐步深人

改革的逐步深人

1992年以后,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省教委先后召开了全省高校科技工作会议、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工作座谈会,推动高校深化改革。省教委制定了《关于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各校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改革措施。
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优化结构、加强重点高校建设 针对当前工科、经贸类人才缺乏的情况,选择两所师范专科学校改办为工科和财经类的院校。师范类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当地经济建设的急需,增设非师范专业。加强工程技术、涉外经贸、财政金融等学科建设,并有计划地增设一些面向第三产业、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的短学制专业。从实际出发,分期分批办好省属几所重点高校。同时,结合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状况,设立了一批符合高新技术要求的新专业。
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省教委从6个方面给高校放了权,一是允许高校在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总数以外,增招一定比例的委培生和自费生;二是允许根据社会需要,对国家下达招生计划的国家任务部分适当调减并相应增加委培生和自费生;三是允许高校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社会实际需要,在国家规定的专业目录范围内,并、转和改造老专业,增设新专业或调整专业服务方向;四是允许高校自行设置非常设专业,为地方和部门定向培养专门人才;五是允许高校在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和机构总数范围内,确定内部机构的撤并、调整和设置、以及各类人员的构成比例;六是将副教授职务资格评审权下放给了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等4所省属重点高校。高等学校扩大自主权以后,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力,出现了可喜局面。
校办产业迅速发展 为了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注重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全省高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发展校办产业,在省属14所普通高校中,就有校办产业73个,1992年创产值5690万元,纯收入1037万元。全省有5所高校兴办了合资企业,安徽工学院与美国“万事达”公司合办的“中国合肥润安(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共投资1.5亿元,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合资企业。安徽大学与台商合资兴办了“大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师范大学与港商合资兴办了“芜湖皖泰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大学与港商合办了“安徽高科技广场拓展有限公司”。为了加强对校办产业的管理,促进校办产业的发展,省教委成立了“安徽省高校校办企业管理委员会”,各高校也相应地成立了管理机构,配备了精干的人员。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校办产业非常重视,明确提出把发展校办产业作为考核高校工作,考核校级领导班子实绩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以扶持校办产业的发展。
90年代,全省高等教育事业要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引下,加大改革力度,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上一个新台阶,效益有明显提高。到2000年,省属高校在校生规模将由1992年的4.3万人增长到7.6万人,年均递增7.4%;全省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由现在的11人提高到18人左右,初步建立起能主动适应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

☚ 各项改革的起步   三 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 ☛
000024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