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改革文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

以1979年7月蒋子龙发表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为标志而形成的一种创作思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个领域逐步开展了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是改革文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改革文学主要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时期,进行各项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大胆暴露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问题,热情歌颂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改革者形象,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对于新时期文学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代表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和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等。

☚ 三通文学   大墙文学 ☛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

在80年代的改革大潮面前,文学理所当然地要反映改革,塑造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创业英雄形象。继伤痕、反思文学之后,改革文学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成为一度时期文学的主流。1979年,蒋子龙发表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韧之作。在以后的一年中,反映改革的作品越来越多。蒋子龙的《开拓者》、《拜年》、《锅碗瓢盆交响曲》、《赤橙黄绿青蓝紫》,柯云路的《耿耿难眠》、《三千万》,水运宪的《祸起萧墙》,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锲的《改革者》,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陆文夫的《围墙》等都是影响很大的优秀作品,它们塑造了一系列崭新的改革者形象,反映的是工业战线的改革生活。何士光的《乡场上》,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等)、《水东流》,王润滋的《内当家》,铁凝的《哦,香雪》,张贤亮的《河的子孙》,张一弓的《流泪的红蜡烛》,路遥的《人生》,蒋子龙的《燕赵悲歌》,矫键的《老人仓》,贾平凹的《鸡窝洼的人家》,楚良的《抢劫即将发生》,柯云路的《新星》、《夜与昼》等作品,反映农村改革热潮,准确生动地揭示农村变革中新的矛盾斗争,深入展现广大农民的精神世界,同样引起很大的轰动。改革文学是改革的产物,它的功绩不在于给改革指出了什么出路,而在于通过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和解剖,提出了改革的迫切性、艰巨性,在于表现了改革者在改革斗争中显示的智慧和勇气,在于展示这场历史性变革对于中国人从生活方式到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

☚ “山药蛋”派   反思文学 ☛
000038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