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八日邓小平会见津巴布韦非洲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谈话的一部分。收录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该谈话回顾和总结了建国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同时,在改革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至于不搞两极分化,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就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机器是强有力的,一旦发生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去克服这些东西,所以事情并不可怕。该篇谈话提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同时,又强调改革开放不能偏离社会主义航道,极大地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是邓小平1985年8月28日会见津巴布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罗伯特·穆加贝时谈话的一部分。邓小平向客人介绍了我国建国以来所经历艰难复杂的路程,总结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那就是:只有改革才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具体讲了五个问题:(1)从党的最终目的,阐明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说:共产主义是什么?就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它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最终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在一个长时期里忽视了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2)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我们拨乱反正,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为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进行改革。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已经见效了。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有了农村改革的经验,现在转到城市经济改革。城市经济改革比农村经济改革复杂得多,难免出差错,冒风险。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邓小平明确地说:“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对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3)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邓小平进一步着重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我们现在公有制经济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与此同时,我们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资金、技术,甚至欢迎外国企业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样做不会也不可能破坏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合资经营,外国资本占一半,另一半是我们社会主义公有的,至少发展了一半社会主义经济。一个企业办起来,企业的一半收入归社会主义所有,国家还可以从企业中得到税收。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合资经营的企业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没有什么损害。现在外国投资有限。我们倒是觉得这种投资太少,还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第二,决不能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总之,我们在改革中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另一方面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这就没有什么坏处。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朝这个方向走的。总的一句话,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四)改革开放不要忽视国家机器的作用。邓小平指出:我还要说,讲开放问题,不要忽视国家机器的作用。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是强有力的。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纠正过来。开放政策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风险,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会被带进来。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去克服这些东西。所以事情并不可怕。(五)要特别注意我们“左”的错误。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们的经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作用。“要特别注意我们‘左’的错误”。“左”的错误带来损失,历史已经作出结论。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是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中国过去就是犯了性急的错误。我们特别希望你们要注意中国不成功的经验。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绝对不能照搬。原文约2 700字,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

☚ 特区经济要从内向转到外向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
000011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