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这是邓小平1985年3月7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一个论断。他说: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8页)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而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他指出: “从1958年到1978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3—104页)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
只有通过改革科技体制才能解放科学技术这第一生产力。1988年邓小平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5页)显然,只有合理的科技体制才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就科技体制而言,邓小平认为是否合理有两条标准: 一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二是有利于技术的进步。然而根据这两条标准,我们旧的科技体制,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利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要建立一种合理的科技体制,就必须进行科技体制改革。邓小平说: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8页)
邓小平认为改革旧的科技体制,建立新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科技体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❶扩大科研机构的自主权,建立健全技术和经济责任制。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开幕式讲话中就已强调: 在科学研究机构建立技术责任制,实行所长负责制,所长要有权有职有责。扩大科研机构的自主权,建立健全责任制,是改变过去一切由国家包下来,改变单一的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增强科研机构活力,更好地发挥其技术和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
❷调整科研系统的组织机构,合理配置科研力量的纵深配置。邓小平说: “全国有几十万个企业、几十万个生产大队,只有每个企业和生产大队都来大搞技术改造,大搞科学实验,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广泛地在工农业中得到应用,才能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7页)具体的改革中则要求: 一是要加强科研机构同企业联合; 二是企业积极充实和增强自身的技术发展能力; 三是要鼓励和推动城市各行各业的科技人员和科技机构向农村提供各种科技成果、信息和技术服务。
❸正确处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关系,加强应用科学研究。邓小平曾说:“科学不是划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吗? 生产部门也会有搞基础科学的,但要着重搞应用科学;科学院和大学可以多搞一些基础科学,但也要搞应用科学,特别是工科院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53页)
❹改革科研经费的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改革的目标是按照不同科学技术的特点,实行经费分类管理。一是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全社会投入机制;二是实行技术合同制,引导科技开发面向市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三是对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研究和基础技术工作的单位以及农业科研单位实行经费包干制; 四是对基础研究和近期不能取得实用价值的应用研究,实行科学基金制; 五是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逐步实行招标制。
❺实行多种经营形式,推进科研和生产相结合。
❻加强高科学技术的开发,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1988年10月邓小平曾说到,世界上都在制定高科技发展计划,不论何时,中国也必须在高科技领域里面有一席之地; 1991年4月,邓小平明确指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指明了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

☚ 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技队伍   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的结合问题 ☛
000003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