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改革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改革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 《改革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这是陈云1984年9月13日给赵紫阳的信。赵紫阳1984年9月9日在给胡耀邦、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的信中提出计划体制问题、价格改革问题和国家领导经济的职能问题等三个问题,其中在计划体制问题上,建议把我国的计划体制概括为以下四层意思:(1)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2)自发地盲目地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生产和交换,只限于小商品、三类农副产品和服务修理行业,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辅助作用。(3)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我国幅员辽阔,现代化手段不发达,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编制包罗万象的指令性计划,不仅不可能,而且有害。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方针应该是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4)指导性计划主要用经济手段调节,指令性计划也必须考虑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要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要运用价值规律为计划服务。“计划第一,价值规律第二”这一表述并不确切,今后不宜继续沿用。应该如实地把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陈云认为赵紫阳提出的三个问题,“都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对这几年城市改革经验的总结,我完全同意。”关于价格改革,现在确实是有利时机,应该稳步进行。关于政企分开,一方面可以给企业活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国家领导部门从许多日常工作中摆脱出来,有时间议大事,加强宏观方面的指导和控制。关于赵紫阳提出的计划体制的四层意思,陈云认为:合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现在的经济规模比50年代大得多,也复杂得多了。因此,对50年代适用的一些做法,现在不能也不应该套用。即使在50年代,我们的经济工作也不是完全套用苏联的做法。如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我们采取的是分步骤进行,即从“加工订货”直至“定息”的做法;对资本家、小店主、小摊贩,采取的政策也不相同。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当年并不是这样做的。陈云在信中最后指出:这几年,农村的改革已取得极大的成功,城市改革总的说来,还处在积累经验的过程,广大干部不是都很熟悉。因此,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务使改革健康发展。陈云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曾经指导过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导人,作为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有经验的过来人,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给予了重要的支持。在陈云写这封信的一个多月后,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涉及的有关内容的精神,与陈云信中涉及的问题是完全一致的。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像陈云这样的老一辈德高望重的领导人的支持下,才取得顺利的进展。全文约600字,载《文献和研究》1984年汇编本。 ☚ 外贸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