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章】
知之、好之、樂之。
精義 明道曰:篤信好學,未如自得之樂。好之者如游他人之園囿,樂之者則己物耳。然只能信道,亦是人之難能也。○伊川曰: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范氏曰:知之者不如好之篤也,好之者不如樂之深也,學至於樂之,而後可以語成矣。孟子曰:‘樂則生矣,生則烏可已也,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樂者,天下之至和也。
或問 程子至矣,范尹氏亦得之,而尹氏為尤切。
語類 問:‘吕氏曰“知之則不惑”,據此章,“知”字只謂好學者耳,未到不惑地位,其説稍深。楊氏曰“‘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則知之非艱矣”,此説“知”字又太淺。人而知學者亦不易得。夫婦之知,習之而不察者耳,未足以為知。二説正相反,吕氏過,楊氏不及。’曰:‘所論“知”字甚善,但此亦謂知義理之大端者耳。’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