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面积和产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面积和产量

1.面积和产量

河北种植棉花在明代中叶已具相当规模,清代种植较为普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中国民族棉纺业乘机发展,棉花生产随之发展。1919年河北棉田达39.33多万公顷,总产15.7万吨。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倾销其剩余农产品,河北棉田降到13.33万公顷以下。“七七”事变后,多数年份植棉面积26.67万~33.33万公顷,总产在5万~6万吨上下徘徊。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鼓励,农民积极性高涨,棉花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58年植棉95.81万公顷 (最高的1956年为114.71万公顷),公顷产309千克,总产29.57万吨,分别比1948年增长2.2倍、37.6%和3.4倍,面积、单产、总产均居全国第一位。1959—1979年为解决粮食困难,压棉上粮,加之自然灾害影响,棉花生产徘徊21年,年种植面积53.33余万公顷,公顷产225~375千克,总产15万~25万吨。1980—1991年高速发展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其他经济改革政策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棉花生产高速发展。年均种植面积由53.33万多公顷增到80多万公顷,公顷产由210千克提高到750千克左右,总产由11万吨上升到60万吨左右。其中,1984年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1983—1989年的7年间,河北棉花面积、总产均居全国第2位,成为全国有名的产棉大省。1992—1996年受棉铃虫严重危害以及棉花比较效益下降的影响,棉田面积严重下降。1993年单产降至全国倒数第1位,失去了全国产棉大省的称号。1996年棉田42.76万公顷,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最低水平,公顷产604.2千克,总产25.84万吨,面积、单产、总产分别居全国第6位、第7位和第17位(表5-2-4)。

表5-2-4 棉花生产情况


单位:万公顷、千克、万吨

年份播种面积公顷产总产量年份播种面积公顷产总产量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62.54
82.61
101.16
97.81
90.01
107.78
109.69
114.71
93.58
95.81
92.17
92.92
77.07
66.78
82.65
73.18
71.65
52.07
55.82
59.47
59.33
58.08
57.20
56.55
173.25
219
228
288
238.5
231
294
180
321
309
292.5
208.5
150
195
115.5
223.5
364.5
289.5
300.0
364.5
337.5
435
423
258
10.82
18.10
23.04
28.14
21.42
24.84
32.31
20.72
30.05
29.57
26.94
19.32
11.56
13.02
9.55
16.30
26.07
15.07
16.77
21.66
20.05
25.28
24.21
14.59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54.69
57.45
58.24
57.02
54.87
57.66
57.66
54.87
53.05
69.88
82.61
104.69
85.03
70.75
82.49
92.84
87.81
91.10
95.52
88.21
52.00
68.49
70.05
42.76
346.5
369
313.5
192
18
202.5
207
450
418.5
552
897
1003.5
739.5
723
759.15
621
610.35
626.55
664.05
346.95
370.05
568.95
578.75
604.2
18.97
21.19
18.30
10.97
9.85
11.71
11.56
24.72
22.17
35.58
74.08
105.0
62.86
51.15
62.62
57.68
53.60
57.08
63.43
30.60
19.24
39.00
37.05
25.84
☚ (一)棉花   2.产区分布 ☛

1.面积和产量

1.面积和产量

清代河北就有种植,后逐步发展为全省第一大油料作物。新中国成立后,花生生产历经三个阶段。1950—1959年恢复发展,种植面积22.67万公顷左右,年均公顷产1 239千克,总产27.7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23.8%和19.2%。1960—1978年,为解决粮食困难,压油上粮,花生生产低产徘徊,面积减少到13.33万公顷左右,公顷产900~1 050千克,总产在十一二万吨上下徘徊。1979—1996年,实行改革开放,落实油料政策,花生生产稳定发展。种植面积在26.67万公顷以上,公顷产超过1 500千克,总产超过50吨。1996年花生种植面积37.41万公顷,公顷产2 686.5千克,总产100.48万吨,面积、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9位和第3位(表5-2-5)。

☚ (二)花生   2.产区分布 ☛

1.面积和产量

1.面积和产量

民国以前,种植萝卜、白菜等粗菜为主,以自食为主,兼救灾度荒之用。新中国成立后,蔬菜有了较快发展。1953年开始对蔬菜实行计划管理,大力发展商品蔬菜生产,对商品菜田实行“排开播种,分期收获”,确保均衡上市。1953—1958年蔬菜面积保持在20万公顷左右,1959—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以瓜菜代粮,蔬菜面积发展到46.67万~53.33万公顷。1963年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调减蔬菜面积,至1992年前,蔬菜面积稳定在23.33万~30万公顷。从1993年开始,在全省推行 “白色革命”计划,在秋、冬、春季大力发展保护地商品蔬菜生产,蔬菜面积又有发展。1996年蔬菜面积达到52.94万公顷,总产2581.76万吨,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面积和总产分别居全国第8位和第2位。全省销往省外的蔬菜达到1 000多万吨,主要销往北京、东北和南方各省,并有少量出口 (表5-2-6)。

表5-2-6 河北省蔬菜生产情况


单位: 万公顷、千克、万吨

年份播种面积公顷产总产年份播种面积公顷产总产
197519.6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28.21
28.40
30.61
31.51
28.84
28.85
30.61
35.01
37.76
40.89
52.94
34 470
36 525
36 915
37 500
40 110
40 320
41 865
43 185
48 645
52 545
487 65
972.69
1 037.46
1 129.56
1 181.50
1 157.00
1 163.26
1 281.66
1 511.70
1 836.50
2 148.40
2 581.26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22.19
22.08
22.54
21.98
21.37
21.64
22.90
22.93
23.06
26.32
22 920
18 255
24 435
255 45
24 870
24 165
26 805
26 610
32 715
34 965
508.52
502.98
550.69
561.62
531.62
522.90
613.80
610.20
754.61
921.22
☚ (一)蔬菜   2.栽培技术 ☛
000242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