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观察法dili guancha fa
是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认识地理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学生学习地理感性知识、建立地理表象等认识活动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地理观察法主要运用于学习那些可以通过地理实体、模型、图片等教学用具来展示地理知识的教材,由于观察的对象及地点不同,地理观察法又可分为课堂观察法和野外观察法。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观察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❶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是决定观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当学生明确此次观察活动的目的和具体的任务,他们才能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自觉地组织知觉去观察对象,才能避免那些关键性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理现象从学生视野中滑过。
❷观察前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准备知识。因为在地理观察中学生的知觉过程不是对地理事物表面特征单纯的反映,而是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关于观察对象的相关知识的帮助下,对地理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知觉过程,并获得该对象的整体映象。所以,在观察之前学生掌握的准备知识越充分,观察的效果就越好。
❸要指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由于地理观察本身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因此必须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目的和任务,结合观察对象的特点制定出观察计划,并严格要求学生按程序进行观察。
❹要重视思维活动在地理观察中的作用。地理观察不只是感觉器官的活动过程,而且还包含着对感知到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的过程,也就是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要鼓励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注意分辨、搜寻每一个细节,主动发现问题,并力争予以回答。这是学生进行地理观察的正确方法,也是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
❺要求学生做观察总结。观察总结是对实现观察目的、完成观察任务情况的检查。这种总结不仅有助于总结回顾整个观察活动,作出正确的评价,以便以提高地理观察能力,而且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的总结,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