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绿麻
中药名。 见《浙江中医杂志》。别名:零余子荨麻,艾麻草,红禾麻,禾麻草。 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Laportea bulbifera(Sieb.et Zucc.)Wedd.(又名:螫麻子)的全草或根。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70厘米。 根纺锤状或绳状,黑褐色。茎具棱,生小刺毛或疏生长螫毛。 生于山坡草地、阴坡阔叶林内、针阔叶混交林下、或林缘稍湿地。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贵州等地。根:味辛,性温。 《浙江中医杂志》:“全草:治疳积。”《贵州草药》:“根:祛风,除湿,活血。”内服:煎汤,9~15克(鲜者30克);或浸酒。 ❶ 治风湿麻木:红禾麻根15克,煨水服;另用红禾麻煎水洗。 ❷ 治风湿关节痛:红禾麻根30克,红五加皮9克,泡酒服(上2方出《贵州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