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与人心
宋代理学家朱熹人性观点的一个思想命题。 “心”有体有用,朱熹由此又把“心”分为“道心”和“人心”两种。本体的“心”,是天理的体现,称为“道心”。发用的心,有善有不善,不善是由于受物欲的引诱和牵累,这种为物欲所累而发的心是不善的心,称为“人心”。 “道心”和“人心”虽有区别,但又同为一个精神主体,“只是这一个心,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 ”(《朱子语类》卷七十八)“人心”是从追求和满足耳目的欲望上讲的,“道心”是从追求和实行天理上讲的,是同一个心的两个方面。朱熹区分“道心”和“人心”,是为了要“人心”服从“道心”。 他说“人心”是自私的,必有危殆。“道心”易受蒙蔽难以显现,而十分微妙,只有“圣人”能精察“道心”,专一于天理,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合乎于道,即合乎天理。 这就是修养成为圣人的途径。由此看出,他的这些说教是论证封建等级制度合理性的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