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谥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大臣及士大夫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和品德所给称号。 帝王谥号,由礼官议上;群臣谥号,由朝廷赐予。《周礼·春官·大史》:“小丧,赐谥。”给予谥号的标准称谥法。相传为周初始制,秦时废,汉初又恢复。 根据《谥法》,谥号有褒有贬。褒义如:周文王的“文”,是“经纬天地”之意;齐桓公的“桓”是“辟土服远,克勤敬民”之意。贬义如:周厉王的“厉”,是“杀戮无辜”之意;隋炀帝之“炀”,是“好内远礼”之意。士大夫死后,由亲友、门人,故吏为其立谥,称为私谥。 如晋代陶潜死后,由其友颜延之谥为“靖节征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