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技扶贫与科技支边
80年代以来,各级科协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纷纷建立科学扶贫联系点,把科学技术送下乡,送上山,用科学技术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至1999年底,全省科协系统已建立科技扶贫联系点380个,扶贫11万多户,通过科技扶贫,已有4.1万多户,16万余人脱贫。腾冲县科协联合有关部门组成科技扶贫工作队,深入贫困村寨,先后在71个贫困山区对25万多人(次)传授科学技术,对全县扶贫攻坚起到了很好作用。自80年代以来,省科协多次组织烤烟、畜牧、水产、粮食等方面的科技人员,成立科技扶贫讲学团,到各地农村开展扶贫讲学。
为帮助边疆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产品质量,从1985年开始,云南省科协多次从昆明、上海组织科技人员到德宏、思茅、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地州开展技术支边和经济技术协作。10年来,共为40多个企业提供了100多项技术服务,开发新产品20多个,有力地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茅地区皮革资源丰富,但由于制革技术欠佳,皮革生产很不景气。科协组织上海科技人员进厂帮其改进制革技术,更新皮鞋式样,使其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值大幅度提高,年经济效益上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