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类狗
[结构] 兼语式。 [释义] 画虎不成,反倒像狗。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也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被人作为笑柄。类:类似,相像。 [出处] 汉·班固《东观汉记·马援传》:“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宋·陈骙《文则·戊》:“彼扬雄《法言》、王通《中说》,模拟此书,未免画虎类狗之讥。”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刘复《读〈海上花列传〉》:“你若没有相当的聪明去调遣它,没有相当的力气去搬运它,结果只是画虎类狗而已。” ❷ 作宾语。清·李渔《闲情偶寄·变调第二》:“但须点铁成金,勿令画虎类狗。” [附条] ❶ “画虎类犬”。《歧路灯》一一回。 ❷ “画虎不成反类犬”。唐·刘知几《史通·六家》。 ❸ “画虎成狗”。《聊斋志异·胭脂》。 ❹ “画虎”。南朝·宋·鲍照《侍郎报满辞阁疏》。 [同义] 刻鹄类鹜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反义] 惟妙惟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