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断狱程限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断狱程限 中国古代关于审判案件的期限。 西周时已有规定。《周礼·秋官·小司寇》曰:“至于旬乃弊”。郑注:“十日乃断之”。 汉及魏晋南北朝亦有断狱及复审期限的规定。 《旧唐书·刑法志》载,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敕:“自今以后,大理寺检断不得过二十日,刑部覆下不得过十日;如刑部覆有异同,寺司重加不得过十五日,省司量覆不得过七日”;821年(穆宗长庆元年)再定断狱程限:“大事,大理寺限三十五日详断毕,申刑部,限三十日闻奏;中事,大理寺三十日,刑部二十五日;小事,大理寺二十五日,刑部二十日。”《宋史·刑法志》曰:“凡大理事决无下案牍,大事限二十五日,中事二十日,小事十日。审刑院详复,大事十五日,中事十日,小事五日。”其后,明清律典中亦有关于断狱程限的具体规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