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转变
态度形成之后比较持久,但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结果是形成新的态度。 态度变化有三种方式:(1)转变态度方向。如对某一事物原来是消极的,后来变得积极了。(2)转变强度。 如原来对某一事物犹豫不决,后来变为坚定不移地赞同。 (3)转变方向与强度。如从一个极端转变为另一个极端,既改变了态度的方向,又改变了态度的强度。 态度转变要依存于以下一些条件:(1)原先的态度与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大越难改变。(2)在积极参加活动中转变态度,因为活动可以转移注意力,可以沟通相互感情,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和心境。(3)团体规定转变态度,团体中的准则、意识、气氛可以改变个人的态度。 (4)宣传转变态度,利用宣传者的权威、宣传的内容及其组织来转变态度。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转变的三阶段说:(1)服从阶段,这是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时期,也是态度转变的第一阶段;(2)同化阶段,表现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的行为,并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3)内化阶段,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地转变了自己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