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顾恺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顾恺之约345—406

顾恺之


东晋画家。字长康,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曾先后任大司马桓温与荆州刺史殷仲堪参军。义熙初(405年)任散骑常侍,年六十二,卒于官。博学多才而痴,常被人戏弄,故时人谓其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才思极敏,人问会稽山水之状,随口答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传为千古佳句。工诗赋,善书法,尤精妙于绘画。其画深为时人所推崇,谢安“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瓦棺寺僧设大会请朝官布施,多者不过十万钱,恺之独布施一百万,令寺僧备一新壁,画维摩诘像于其上,光彩耀目,传说有“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轰动一时,几天得钱数百万。作画“细密、精致”,如“春蚕吐丝”,称为“密体”,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疏体”为不同之流派。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在我国画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以形写神”主张,其绘画之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画之发展影响很大。南朝宋陆探微宗其画法,后人合称“顾陆”。所作肖像画、风俗画与历史画之真迹,均已失传。存世名画《女史箴图》为后人摹本,准确地表现了各种人物之身份与特征,八国联军1900年攻陷北京时为英军劫去。现藏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传恺之所绘另一名画《洛神赋图》,实为宋人所作。
顾恺之

顾恺之约346—407

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曾任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中为散骑常侍。博学有才气,工诗赋,善丹青,尝有“三绝” (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绘画成就以人物画最高,力求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深度,注重描绘眼神,自云“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为谢鲲造像,置岩石之中以衬托其特殊性格。画裴楷像,颊上添三毛,观者顿觉“神明殊胜”。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光彩耀目,轰动一时。后人形容其用笔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紧劲联绵,循环超忽”,飘逸而不失刚健,婉媚而不失遒劲。与师法他的南朝宋陆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绘画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琴图》、《列女仁智图》、《谢安像》、《桓温像》、《列女仙》、《雪霁望五老峰图》、《荡舟图》、《水雁图》、《中朝名士图》等。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谢安叹其艺术造诣“有苍生来所无”。

☚ 戴勃   羊欣 ☛
顾恺之

顾恺之约345—406

东晋杰出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出身士族。曾先后在驻守荆州的将军桓温、殷仲堪幕府里任参军,义熙(405—418) 初任散骑常侍。实际上,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绘画。多才艺,诗文书法皆精,尤工绘画。所画广及人物、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画人不满于外表形似,更追求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性格特点,讲究以睛传神。为建康瓦棺寺所画《维摩诘像》光彩耀目,轰动京城。唐代诗人杜甫见后,有“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之赞。后人形容他用笔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笔势“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把他和师承他的南朝宋人陆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别于南朝梁人张僧繇、唐代吴道子的“疏体”。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在我国绘画史上首先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悟对通神”等观点,对后世绘画发展很有影响。绘画作品有《女史箴图》、《夏禹治水图》、《洛神赋图》、《初平起石图》、《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列仙图》、《唐僧会像》、《沅湘像》、《庐山图》、《虎啸图》、《凫雁水洋图》等,多已失传。存世的《女史箴图》殆属早期摹本,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英军从清宫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所传《洛神赋图》,为宋人所绘。

☚ 戴逵   宗炳 ☛

顾恺之

顾恺之

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约于晋安帝义熙年前后在世,卒年六十二岁。大司马桓温引为参军,后为殷仲堪参军。义熙初入为散骑常侍。为人好谐谑,人多爱狎之。多才艺、工书法,精绘画,有才、画、痴“三绝”之称。画多为人物肖像及神仙、山水等。画人注重眼睛,往往形成而数年不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曾在建康瓦棺寺壁绘《维摩诘像》,光彩醒目,轰动一时。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有之也。后人论其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兼工诗赋,尝作《筝赋》,自称“吾赋之此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每重稽康四言诗,常为之作画。曾增稽康四言诗曰:“‘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又曾游会稽,人问山水之状,应声曰:“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出口成千古佳句。他雅好吟咏,自谓得先贤风度。拜桓温墓时,曾赋诗二句:“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虽有寓意,但富有气势。钟嵘《诗品》将他与郭泰机等五人一起列为中品,称他们“文虽不多,气调警拔,吾许其进,则鲍照、江淹,未足逮止”。褒贬虽然有失分寸,但可见钟嵘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
所著画论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另著有《启朦记》三卷行于当世。原有文集二十卷,已佚。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其诗文。

☚ 袁山松   苻朗 ☛

顾恺之【同义】总目录


顾恺之顾虎头

顾恺之

东晋画家。约345年生,409年去世。晋陵无锡(属江苏)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擅画人物及山水。人称“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与陆探微、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373年作《桓温像》。399年作《谢安像》。399年作《殷仲堪像》。传世作有:《女史箴图》卷,原有12段,现存9段(总24.8cm×348.2cm);《洛神赋图》卷,存有3个传本,第1个版本27.1cm×572.8cm,第2个版本26cm×646cm,第3个版本24cm×310cm;《列女仁智图》卷,原有15段,共绘49人,现存10段,绘28人(25.8cm×470.3cm);《洛神图》卷(25.5cm×52.4cm)。

顾恺之

370 顾恺之约346—406

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画家。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曾先后为桓温、殷仲堪参军,官至散骑常侍。顾氏博才多艺,工诗赋、善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主张写生 (画像)时须“定远近,以瞩其对(实物)”,“空其实对则大失; 对而不正则小失”。刻画人物在于精神实质,曾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树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画人注重点睛,自云:“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阿睹,即‘这个’,指眼珠)。”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根毫毛,而益觉有神。在建康(今南京)为瓦棺寺作《维摩诘像》壁画,工毕欲将点眸,满城人争相观,寺门一开,似若神光显耀,轰动一时。唐张彦远论述恺之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张怀瓘评曰:“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其画师法卫协而别开生面,敷染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似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顾氏不仅于画坛堪称大家,而对绘画理论建设,尤是独步千古。其著述有《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有专条)、《论画》。书中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见解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史有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画迹极多,因时代久远,多已不可睹,现仅流传下《女史箴图卷》(有专条)传为早期摹本,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被英军从清宫劫去;《洛神图卷》(传为宋人临本)和《列女仁智图》(传为后人摹本),现均藏故宫博物院。

☚ 戴逵   宗炳 ☛
顾恺之

顾恺之约345—460

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钖人。曾先后作过参军和散骑常侍等小官。但他一生主要从事绘画活动,在中国美术史上是最早以绘画为职业的文人画家,工诗赋,善书法,尤精绘画,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流传作品有《女史箴图》(今藏英国伦敦博物馆)、《洛神赋图》(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各藏一件)、《列女仁智图》(北京故宫藏)。据有关专家考证,《女史箴图》为唐人摹本,其他两件为宋人摹本。另有理论著作《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论画》传世。其中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传神阿堵”等主张,影响深远。
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特殊地位。首先,他为历代文人画家树立了榜样,提高了绘画的身价,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绘画不再被看作低贱的职业。其次,他把体现对象之神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从而把绘画境界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三,奠定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基础。第四,成功地创建了密体画派,影响深远(见彩色图版)。

☚ 吴带当风   宗炳 ☛
顾恺之

顾恺之Gukaizi约346—407

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生于晋陵无锡,出身于贵族,曾任散骑常侍。精诗文,通书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还擅长壁画,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而轰动一时。后人论述他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并称他的风格为“密体”。他还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长期影响着中国画坛。传为顾恺之所作的《女史箴图》(唐摹本)是依据西晋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而画,共九段。文章内容是教育宫女如何为人的一些封建规范,图卷则通过对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描写,展示出一系列动人的女性形象。整个画卷有人物、静物、山岭、走兽、日月、云气、器具等,反映了我国绘画发展至魏晋时代,在题材上、构思上、造型上及手法上的基本特征。全画格调高古,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线条连绵不断,如春云行空,在舒缓平静中体现出含蕴、飘忽的感觉。产生虽静犹动的效果。顾恺之将传统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另二件传为顾的作品分别是《列女传·仁智图》(宋摹本)和《洛神赋图》(宋摹本)。

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

☚ 清代陵墓雕刻   陆探微 ☛

顾恺之约345—406

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名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作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不拘于形似,而求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本质;用笔如春蚕吐丝,格调俊逸活泼。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理论,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很大。存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画》被认为是后人摹本。参见“美学”中的“顾恺之”。


顾恺之

东晋画论家。总结和提出了绘画美学中的一系列范畴和术语。(如“骨法”、“传神”、“气势”、“韵味”等)。创作上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神与物游”等命题。参见“艺术”中的“顾恺之”。

顾恺之

顾恺之约345—406

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曾任大司马参军,晋安帝时为散骑常侍,人称虎头将军。精诗文,善书画,一生从事绘画活动,是中国美术史上最早的文人画家。流传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专家考证认为是唐、宋年间接近顾恺之原作风貌的早期摹本)。其绘画笔法如“春蚕吐丝”,运思精微,含蕴飘然。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要地位,奠定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基础,提出“阿堵传神”、“悟对通神”之说,被尊为画家始祖之一。晋哀帝时,瓦棺寺落成,顾恺之作维摩诘像壁画,轰动当时画坛。其作品历代均有收藏著录,但只有摹品数轴传世。

☚ 古代国画家装裱   展子虔 ☛
顾恺之

顾恺之345?—406

东晋画家、美术理论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 (今江苏无锡) 人。曾为桓温及殷仲景参军,后任通直散骑常侍。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善画人物、山水。所作《雪霄望五峰图》,开创了山水画的先河。其人物画成就更为突出,妙在点睛传神,自云“传神写照,正在阿睹(眼珠) 中”,改变了汉、魏以来古拙的画风。曾为名士裴楷画像,颊上加三毫,便神情毕现。二十余岁作江宁(今南京) 瓦棺寺维摩洁像壁画,光彩耀目,极负盛誉。时人推其与南朝陆探微、张僧繇为“六朝三杰”。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论,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甚大。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列女传》、《洛神赋》等,传世之作品多是隋,唐、宋人的摹本。

☚ 顾炎武   真理报 ☛
顾恺之

顾恺之

顾恺之 (346—407),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 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初任通真散骑常侍。
博学而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时有 “才绝、画绝、痴绝” 之称。同南朝陆探微、张僧繇等称为 “六朝三杰”。兴宁中在建康瓦棺寺壁作 《维摩诘像》, 容貌清羸, 神态忘言, 轰动一时。尤善点晴,自云: “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 传神写照,正在 ‘阿堵’ (即 ‘这个’,指眼珠) 中。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毫,而益见有神。尝为谢鲲造像,布以石岩,谓 ‘此子宜置丘壑中’。” 布景不落常套。其画师法卫协而别开生面,敷染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 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出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唐代张彦远评为: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唐张怀瓘评曰: “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 谢安深重之,以为 “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陆探微师法恺之,人称 “顾陆”,号为 “密体”,以别于张僧繇、吴道子之 “疏体”。精通画论,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 等论点,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画迹极多,有 《谢安像》、《桓温像》、《刘晕之像》、《列仙图》,著录于 《梁太清目》; 《宜和画谱》 著录有 《夏禹治水图》、《春龙出蛰图》 等9件。其中传世之 《女史箴图》 卷,传为早期摹本,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另传之 《洛神赋图》卷,乃宋人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是我国现存较早成篇的画论著作。

☚ 王羲之   阎立本 ☛
顾恺之

顾恺之

顾恺之(346—407),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初任通真散骑常侍。
博学而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同南朝陆探微、张僧繇等称为“六朝三杰”。兴宁中在建康瓦棺寺壁作《维摩诘像》,容貌清羸,神态忘言,轰动一时。尤善点睛,自云: “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 (即 ‘这个’,指眼珠)中。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毫,而益见有神。尝为谢鲲造像,布以石岩,谓‘此子宜置丘壑中’。”布景不落常套。其画师法卫协而别开生面,敷染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出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唐代张彦远评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张怀瓘评曰: “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陆探微师法恺之,人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别于张僧繇、吴道子之“疏体”。精通画论,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画迹极多,有《谢安像》、《桓温像》、《刘晕之像》、《列仙图》,著录于《梁太清目》;《宣和画谱》著录有《夏禹治水图》、《春龙出蛰图》等9件。其中传世之《女史箴图》卷,传为早期摹本,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另传之《洛神赋图》卷,乃宋人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是我国现存较早成篇的画论著作。

☚ 王羲之   阎立本 ☛

顾恺之about 345~406Gu Kaizhi

painter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Works: On Paintings,Records of Painting Mount Yuntai,etc.

顾恺之约346—约407

东晋杰出画家。字长康,小名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初, 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多识。工画人物、肖像,兼能山水、禽鸟、走兽。师法卫协,运思精微,笔法紧劲连绵。曾在建康瓦棺寺画壁,作维摩诘像,画出“清羸示疾”、“隐儿忘言”神态。画人物强调“传神”,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对传统绘画影响很大。兼善诗赋和书法,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传世论画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讚》、《画云台山记》三篇。画迹有《女史箴》、《洛神赋》、《烈女传》等,多是后人摹本。

顾恺之约345—约406

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名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府参军。多才艺,工诗、书,尤善丹青。其画师承卫协,有所发展。人物画重气韵、骨法,并注重象形、位置等,被谢安评为前无古人的画家。享有“才绝、画绝、痴绝”美称。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对国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真迹尽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