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雁过声 雁过声洪昇 《长生殿》  正格八句:7 △,7 △。7 △,6 △,7 △。5 △,7 △,7 △。换头格九句:2 △,4 △,7 △。7 △,6 △,7 △。5 △,7 △,7 △。此曲早见用于宋元戏文《唐伯亨》,正格与换头格连用,惟换头首句不用二字句,只作两个四字句,与今式不同,盖早期体式。明人作品中,此曲正格与换头格分开使用,正格只限用作〔雁渔锦〕集曲套首牌,换头格只限用于〔普天乐〕套内,从未见他用。〔雁渔锦〕已有《南词简谱》详细分析,兹仅论换头格。换头格紧接在首牌〔普天乐〕之后,限用一支。《牡丹亭·写真》多作一个六字折腰句。《红梅记·改妆》六字句后的七字句,改为六字折腰句;后面又多作一个六字折腰句,属末段。第七句五字句中可不用暗韵,如《长生殿·补恨》“盟言曾共设”,“言”字不叶。又此句《焚香记·赴试》“那天衢虽杳”,《水浒记·召衅》“真天缘凑巧”,似是四字句,句首一字当作衬字。《南词简谱》定此句为四字句,盖即迁就上二例者,今不从。《杀狗记·妻妾叹夫》二支,《寻亲记·催逋》二支,皆不相同,其间有无渊源俟考。以〔雁过声〕为主的集曲皆用换头格,有〔雁声倾〕、〔雁声乐〕、〔雁灯锦〕以及〔雁渔锦〕第二、三段,见《南词简谱》。 ☚ 普天乐 雁渔锦 ☛ 00007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