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1981—1992年的消费结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1981—1992年的消费结构

(二)1981—1992年的消费结构

1981年后,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扩大,农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随之消费水平也迅速提高,农民开始有更多的钱投向建房和购买中、高档商品,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
(1)生活消费品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比重快速上升。前者由1980年占97.9%下降为1992年的90.87%,13年间下降了7.03个百分点;后者则由2.1%上升为9.13%,上升了7.03个百分点。
(2)住房、用品支出比重上升,食品及衣着、燃料支出比重下降。13年间,住房支出上升2.2个百分点,用品支出上升0.12个百分点,燃料支出下降了3.34个百分点,食品支出下降了1.68个百分点,衣着支出下降4.32个百分点。由于各项支出比重发生变化,消费结构序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981—1984年为吃、用、穿、烧、住,穿已跃居第3位,农民已开始有点余款来改善自己的服饰了; 1985—1989年,消费结构序列变为: 吃、住、用、穿、烧,这期间农民主要考虑的居住条件的改善,所以建新房及购置中、高档用品的户数明显增多,住房支出迅速上升到第2位。1990—1992年,序列又变为吃、用、住、烧、穿。
在食品支出中,主食比重下降,副食和其他食品支出比重上升。1981—1992年,主食支出所占比重是逐年下降趋势,副食品支出所占比重在1981—1986年是逐年上升的,1986—1992年处于平稳状态。其他食品支出所占比重则由1981年的6.58%上升为1992年的6.91%。
在住房支出中,商品性支出比重越来越大,房屋质量也越来越高。1983年农民人均年内新建房屋面积为0.77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面积占58.44%,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占2.60%;1992年人均年内新建房屋面积0.53平方米,其中: 砖木结构面积占20.79%,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则占64.15%。
在衣着支出中,由消费棉布为主转向化纤布为主,由购买布料为主转向购买成衣为主。1981—1985年,农民人均消费布料中虽然仍以棉布为主,但棉布消费所占比重则逐年减少,1985年人均购买布料3.5米,其中:棉布占53.14%,比1981年下降28.03个百分点,化纤布占45.14%,上升26.53个百分点。1986年后,农民购买布料的结构开始发生了根本变化,人均买棉布1.08米 (含成衣折布量),比1985年减少41.94%,所占比重下降为40.45%;化纤布1.54米,所占比重上升为57.68%。此后,农民的购买布料消费一直保持这种格局,持稳定状态。1992年人均购买布料约2米,其中:棉布占17.02%,化纤布占81.91%。1992年人均购买棉布现金支出1.45元,其中购买成衣现金支出占52.41%; 购买化纤布现金支出13.82元,其中购买成衣现金支出占77.50%;购买呢绒和绸缎现金支出0.49元,其中购买成衣现金支出占75.51%。
(3) 由自给性消费转向商品性消费为主。1954年,广西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自给性消费占64.88%,商品性消费占35.12%,到1983年商品性消费所占比重上升为52.74%,自给性消费所占比重则下降为47.26%,到1992年,商品性消费所占的比重上升为58.39%,自给性消费所占比重下降为41.61% 。
(4)从吃饱转向吃好。农民的食品消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主食消费内部,人均粮食消费量逐步减少,而且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到1992年,细粮所占的比重由1980年84.39%上升为94.23%。在副食消费中,植物性食品消费量逐步减少,动物性食品消费量逐步增加。1983年广西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中,副食支出的比重首次超出主食支出所占比重(当时副食支出的比重为45.40%,主食支出的比重为45.04%),这预示着广西农民生活由过去吃饱转向吃好的历史性变化。

☚ (一)1954—1980年的消费结构   (三)农民的营养水平 ☛
000153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