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自然好学论三国魏嵇康著。针对张叔辽《自然好学论》而作。张叔辽认为人们学习六经是人的自然所好的本性。并将六经比为太阳,将不学比为长夜。嵇康反对这一讲法。指出,远古时代,“君无文于上,民无竟于下,物全理顺,莫不自得”。只是后来由于“至人不存,大道陵迟”,才“始作文墨,以传其意”,“造立仁义,以婴其心,制其名分,以检其外,劝学讲文,以神其教”,用六经来教诲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并认为“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纵欲为欢;抑引则违其愿,纵欲则得自然”。声称“不学未必如长夜,六经不必为太阳”,并提出要以“明堂为丙舍,以讽诵当鬼语,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其他如文籍、揖让、章服、礼典,都应视为污秽不堪,主张“兼而弃之”。嵇康反对自然好学论,主张不违背人的自然本性,有反封建名教解放思想的意义,但亦夹杂有否定社会发展和人类文化的消极因素。收入《嵇康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