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赋
辞赋名篇。清代吴兆骞作。载见《秋笳集》。作者因乡试案,全家被流放到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20年,此间他写了这篇赋,旨在通过对长白山的赞美而颂“皇上圣文临宇,神武膺府;化隆诲岳,仰钦祖德”(《长白山赋·序》)。作者也曾因此文,受到皇帝的赏识而释厄。全赋先写长白山所在,次写山之大势;峰千仞,壁万寻,“揽星辰于盈尺”,而皑皑白雪,飞湍瀑布、又奔汇于二江(黑龙江、松花江)之间。再写四麓:四际无垠,山高林密,荫天蔽日;复写其飞禽长着奇异的羽毛,或翱翔于天,或接巢于枝;熊吼虎啸,狼奔豕突其中。作者接着又写长白山是“环奇之所窟穴,珍玮之所景彰。”最后说此山“能上当辰曜,仰褫帝居。”它“孕造夏之玉宇,识临代之宝符;启潜躍于圣祖,臻景铄于皇图”。此赋颇得司马相如《子虚》、《上林》之韵致,描写景物淋漓尽致,铺张扬洒,赞颂了清代帝国的宏阔气象,可视为一篇带象征性的颂歌。虽有文字堆积之嫌,但仍不失为一篇名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