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近代德国的教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近代德国的教育 近代德国的教育jinda deguo de jiaoyu17~19世纪德国的教育。当时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较为落后,国家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局面,致使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相当缓慢。后来受到宗教改革运动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才促进德国政局的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德国教育的演变。起初,德国学校教育完全由教会掌管。从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各封建公国开始把初等学校管理权改为国家管理,并纷纷颁布教育法令,实施强迫教育。如1559和1580年威登堡与萨克森公国先后公布了这样的法令,魏玛在1619年、法兰克福在1654年、普鲁士在1717年也都实施强迫教育,特别是1763年由腓特烈二世颁布的普鲁士教育总法令,它进一步明确规定5~12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到19世纪初,大部分公国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强调受教育是国民应尽的义务。而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仍然由教会管理。直到1787年,普鲁士才正式成立高级学校委员会,负责管理中等和高等教育。其它各邦很快也仿此做法设立类似机构。从此,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由国家管理。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实现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统一,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推动了德国学校教育的深入发展。其中职业教育和实科教育尤为突出,走在世界各国教育的前列。教育家G.凯兴斯泰纳(1854—1932)于1887年在慕尼黑建立了第一所职业学校。同时各种培训职业学校的训练机构也相继建立。这些职业训练的种类包括理发、烹饪、裁缝、制鞋、陶瓷、印刷、驾驶、钟表、机械、园艺、药材、音乐和簿记等,当时在德国已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职业教育系统。德国的实科教育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重视,到1882年制订的教学计划中已把实科中学认作高级中学的一种类型。与此相适应,一批以柏林大学为模式的农、林、医、机械和采矿等高等专科技术院校也相继创办起来。近代德国的教育在欧美教育上具有重要影响,西方的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实科教育、师范教育和双轨学制等,大多起源于德国。 ☚ 卢梭 第斯多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