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许浑《咸阳城东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注释】 1.咸阳:在陕西长安县北。 2.蒹葭:蒹是荻,葭是芦苇。按《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起思念之兴。汀洲:一名白萍洲。在浙江吴兴,借指诗人许浑的故乡。 今译 一登上这百尺的高楼呵, 就引逗我万里乡愁。 你看那河中的芦荻、岸边的柳, 多似故乡的萍洲。 溪畔云霭呵,初浮起, 一轮夕日呵,沉阁头。 山雨欲来,风声满楼。 鸟儿落下,在这暮色中 昔日强秦的绿芜上鸣啾; 蝉儿鸣叫,在这深秋里 当年盛汉的黄叶上悠游。 行人莫要问当年的历史, 你看看这古老的都城 渭水在不停地东流。 许浑《咸阳城东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这首诗,题目又作《咸阳城西楼晚眺》,写一个秋天的傍晚,作者登楼远望的情形。咸阳是秦汉两代的古都,唐代诗人在这里登临吊古的作品不少,而这首作品却十分引人注意。它写得有诗情画意,而且语言优美,更主要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个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敏感,形象地描写出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诗的首联起首不凡:起句“一上高城万里愁”,纵笔一挥,出口万里;下句又立即将笔一收回到目前: “蒹葭杨柳似汀洲。”开合擒纵,潇洒自如。颔联二句,将“云”、“日”、“雨”、“风”四个同性同类的字连用,层层推进,井然不紊;错错落落,参差有致。日沉阁,夕阳隐没于寺阁之后。作者自注: “(咸阳城)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写景传神,让人心折,令读者如身在城楼之上,风雨之间,遂为不朽之名句佳作。而颈联却又跌宕回归,“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鸟不识兴亡,仍旧凭吊。结联可谓神完气足,从而使全篇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好处,而“渭水流”三字,实结万里之愁、千载之思,而使后人读之不禁同起无穷之感。这两句一作: “行人莫问前朝事,渭水寒光尽夜流。”前人评许浑的诗“亦自挺拔,兼饶风致” (田雯《古观堂集》),“慷慨悲歌”,“格调豪丽” (辛文房《唐才子传》),这首七律,显示了他的这些艺术特色。 许浑《咸阳城东楼》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字用晦,润州(今江苏丹阳县)人,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进士,任监察御史、虞部员外郎,又任睦州、郢州刺史。自幼苦学劳心,体弱多病,淡于名利,性好林泉。在润州丁卯涧附近有他的别墅,他在那里自编诗歌,因名《丁卯集》。许浑诗多登高怀古之作,又有明显的隐退思想。在诗的形式上多写五、七言律诗,集中无一古体(古体是汉魏六朝时形成的四、五、七、杂言诸体,平仄、用韵、对仗都比较自由)。许浑诗辞意工丽,音节清亮,情调深沉,陆游把他的诗推崇为晚唐“杰作”。 咸阳是秦、汉时的都城,在唐代隔渭河与唐都城长安相望,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窑店。许浑在一个阴沉的秋天的傍晚,登上了咸阳城东楼,触目伤情,对眼前景物和历史陈迹,泛起无边的兴亡感慨。当年这里人烟稠密,殿阁辉煌,可如今俯视所见,满地生长的芦荻杨柳,与荒僻的汀洲相似;云烟竟从溪水上发生,落日从寺阁后面沉没下去。秋风急骤地扑进城楼,它提醒人的经验,这是山雨欲来的前兆。这时北望当年皇家的禁苑,一片绿草平芜,成为飞鸟夕宿之地;南望汉宫遗址,所见唯有秋林黄叶,时闻寒蝉凄鸣于衰树梢头。秦汉的繁华荣盛已经是了无痕迹,经行此地之人,面对这风雨荒凉,还是不要追索和辨认当年的事物为好;如果执意要我说出登临中所见的秦汉旧物,我只能告诉问者,仅有那滚滚向东而去的渭河流水,还没有改变秦汉当时的流向……这首诗中的兴亡感慨表明,人世间没有永存的事物,也没有永不消歇的繁盛,这与我们所认识到的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都要在历史上灭亡的规律是一致的。本诗中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已成千古传诵的佳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