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藤木 > 蔓椒 蔓椒 mànjiāo 亦稱“家椒”、“豬椒”、“豕椒”、“彘椒”、“狗椒”、“金椒”。果樹名。即兩面針。芸香科。木質藤本。有鈎狀小刺。單數羽狀複葉。花小,腋生。種子卵珠形,黑色光亮。根莖釀酒,枝葉、果實入藥。食用。分佈於廣東、廣西、福建、臺灣、雲南、四川等地。《神農本草經·蔓椒》:“一名家椒。”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四·蔓椒:“〔釋名〕 豬椒、豕椒、彘椒、狗椒、金椒……《别録》曰:‘蔓椒生雲中山谷及丘冢間,采根莖,煮釀酒。’” 蔓椒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入地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蔓椒màn jiāo《本草纲目》果部第32卷蔓椒(10)。药名。 【别名】 猪椒、狗椒、彘椒(《别录》),豕椒(《本经》),豨椒(陶弘景),金椒(《本草图经》)。 【性味】 苦,温,无毒。 【功用与主治】 风寒湿痹,历节痛,痔,水肿。 ❶《本经》:“风寒湿痹,历节痛,除四肢厥气,膝痛煎汤蒸浴,取汁。” ❷《本草拾遗》:“根主痔,烧末服,并煮汁浸之。” ❸《食疗本草》:“贼风挛急。” ❹《本草纲目》:“通身水肿,用枝叶煎汁,熬如上敞炀状,每空心服一匙,日三服。” 【用法用量】 6~10g,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