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茅元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茅元仪

茅元仪

(1594—1640)字止生,号石民,别号逸史、东海书生、东海波臣等。浙江武康县人。祖父茅坤,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曾入胡宗宪幕府,筹到备倭军务。又以古文名世,是明代古文“唐宋派”之首领。父亲茅国缙,曾为南京兵部主事,亦以文章闻于世。茅元仪幼承家学, 7岁能诗,11岁为制举文,13岁为诸生, 18岁游学北京国子监,至20岁时已与当时名流如汤显祖、董其昌、徐光启等相交往,以才名见重于当时。25岁著《冒言》,向日益腐败的朝廷进“治国”之策,26岁起,留心军国方略,历时三年,至28岁时完成一代军事巨著《武备志》一百八十万言。第二年,受兵部尚书孙承宗之征,从军至辽东战场,在孙承宗幕府赞画军机。其间因功劳卓著,“屡蒙褒旨”,擢为翰林院待诏副总兵。然当时魏忠贤乱政,天启五年十月孙承宗罢职,翌年六月茅元仪也被“削籍”。至崇祯二年,后金铁骑进逼京畿,孙承宗再度受命督师,茅元仪以二十四骑护卫孙承宗突围东便门,入守通州,裹创百战,功牍如山。崇祯三年命署大将军印,督觉华岛水师。但不久即因诬陷而下狱,被谪戍福建。是年茅元仪方37岁。此后十年,他虽然曾得到过崇祯皇帝之宽宥,但始终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军事才能之机会,至崇祯晚期,清兵势力已经扩大,而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形同燎原,大明王朝危如累卵。茅元仪自感天下将倾,报效无门,乃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早夜呼愤,纵酒而卒”。茅元仪博学多才,著作宏富。除军事著作《武备志》以外,还遗留下十多种诗文集及史学著作和其他杂著。其《武备志》保存了多种明代和明以前武术资料,尤其受到古今武术界的重视。参见“武备志”条。

☚ 陈元赟   耿橘 ☛
000060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