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劳动改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劳动改造láodòng gǎizào

依法对判处徒刑的人员实行强制劳动,使其改造思想,重新做人。例如:“罪犯大部分已在劳动改造中成为新人,或正在进行劳动改造。”(《新华月报》1951.3.512页)
又称“劳改”。例如:“我们向来没有做过坏事,我们对得起哈萨克人;但是由于阿斯哈尔的陷害,我被劳改了一次。”(《建国以来短篇小说》中17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

劳动改造láo dòng gǎi zào

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对判处徒刑的犯罪分子实行的一种措施,强迫他们劳动,在劳动中改造他们成为新人。简称劳改。1949年9月《俄文单字简捷记忆法》第二编:“исправительно-трудовыеработы,劳动改造工作。”1951年毛泽东《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首长负责,亲自动手,号召坦白和检举,轻者教育批评,重者撤职,惩办,判处徒刑(劳动改造),直至枪毙一批严重的贪污犯。”

劳动改造

劳动改造

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对罪犯实施的具有法律强制的惩罚与改造的方法、措施的总和。是改造犯罪分子的重要手段之一。1954年9月7日,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条例规定在劳动改造中,贯彻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目的在于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和对国家有用的人。劳动改造的对象是依法判处死刑宣告缓期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实施。劳动改造的方法是组织罪犯进行劳动生产。在我国对罪犯实施劳动改造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劳改机关,即监狱、劳改队、少年管教所等。

☚ 劳动教养   审计 ☛
判处

判处

科处
强迫的劳动:劳役
 劳动改造:劳改
 管制劳教:管教
 拘捕管教:收教
判处抵罪:论抵
分别判处:部判 分判
(判决处于某种刑罚:判处)

☚ 判案   论罪 ☛

劳动改造

❶劳动改造机关对罪犯实施惩罚与改造的全部工作,包括组织生产劳动、思想教育、狱政管理等。
❷劳动改造机关通过组织罪犯参加生产劳动,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的活动。劳动改造机关根据罪犯的身体条件,技能特长,合理组织他们参加有益于社会的劳动,使其矫正恶习,改造思想,养成劳动习惯,学会生产技术,并为释放后就业创造条件。少年犯的劳动结合少年的特点进行,以习艺为主。对罪犯不搞超体力的劳动,保障罪犯按规定享有休息的时间和接受政治、文化、技术教育的时间,并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保障罪犯的劳动安全和健康。在组织罪犯劳动生产中,坚持“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通过组织罪犯参加劳动生产,以达到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目的。

劳动改造

有广、狭二义。广义指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对罪犯实施的具有法律强制性的惩罚与改造的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和。在中国,只有国家劳改机关是有权对罪犯实施劳动改造的刑罚执行机关,具体由监狱、劳改队、少管所等予以执行。劳动改造只能对依法被判处死刑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实施。其手段包括组织罪犯进行生产劳动,进行政治、文化、技术教育,实施狱政管理等,目的在于把罪犯改造成为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守法公民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材。狭义仅指作为一种基本改造手段的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必须服从劳动改造制度的目的,贯彻 “改造第一,生产第二” 的方针。

劳动改造

劳动改造laodong gaizao

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被判处剥夺自由刑罚的罪犯,强迫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这是对犯罪分子进行改造的重要手段之一。1954年9月7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使劳动改造犯人的政策法律化。条例中规定,劳动改造机关对反革命犯和其他刑事罪犯,要贯彻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改造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管理人员对犯人在监管期间要严格管制,不得松懈麻痹,但不许虐待和使用肉刑。
劳动改造要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对于那些对所犯罪行有明显悔过表现,一贯遵守规章制度、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自觉改造者;对劝阻其他犯人的不法行为,并积极检举监内外组织或个人的不法行为,经调查属实者;对积极劳动,能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者;在劳动改造中能节约原料,爱护公物,精研技术,有发明创造,并将自己的技术传授别人有特殊成绩者;对在灾害和重大事故中见义勇为,减少他人和国家的重大损失者;等等,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表扬、物质奖励、记功、减刑、假释的奖励。对在改造中违反管理规则行为,毫无悔改之意,抗拒改造屡教不改者;在劳动中怠工懒惰,有意损坏生产工具,破坏建设工程和重要公物者;妨害其他犯人改造,进行组织、教唆、参与暴动和行凶者;对检举人、司法人员、被害者和群众行凶报复者,要根据情节轻重,从重或加重处罚。

☚ 管制   预防犯罪 ☛

劳动改造

对判处徒刑和死缓的罪犯,凡有劳动能力的,强迫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的制度。工作方针是“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改造第 一,生产第二”。通过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生产劳动等手段,促使罪犯改恶从善,成为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守法公民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材。

劳动改造

见“劳改”。

劳动改造

劳动改造

即是对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凡有劳动能力的,都要通过生产劳动等多种手段,改造自己,改恶从善,成为新人的制度。它是我国司法执行制度的组成部分。劳动改造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劳动改造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工具之一,是对一切犯罪分子实施惩罚和改造的机关。安徽省劳动改造工作始于1949年。劳动改造机关先由法院管理,1952年2月改由公安机关管理,1983年5月划归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现设男监狱2个,女监狱1个,劳改支队10个,少年犯管教所和收容教养所各1个。40多年来,全省认真贯彻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区别对待、给出路的政策,教育改造了数以十万计的罪犯。1984年安徽省率先试行改造生产双承包和双百分考核制,实行分押、分管、分教,做到依法、严格、文明、科学管理,省第一监狱已连续10年无罪犯脱逃。罪犯的法制、道德和文化技术教育逐步正规化,努力把劳改场所办成改造人造就人的特殊学校。现已有8000多人脱盲,10000多人小学毕业,2000多人初中毕业,近千人大专毕业或结业,9000多人获得各类技术等级证书。同时注意落实文明管理,使罪犯生活标准和千人拥有医护人员、病床数均接近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劳改生产,是劳动改造的基本手段之一。从50年代起,在先后组织罪犯参加治淮、佛子岭、官亭水库和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使劳改生产逐步转向以工业为主的轨道,为安徽省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1958年,治淮劳改总队加工厂试制成功M全齿轮车床,推动了全省机床制造业的发展。合肥所生铁工厂试制成功25匹马力拖拉机,填补了安徽省农机生产的空白。1968年初,第三劳改总队四支队(今江淮汽车制造厂)和第三劳改总队五支队(今淝河汽车制造厂)又分别试制成功F140江淮牌3吨载重车和F150大江淮牌8吨载重车,结束了安徽省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80年代又有一批新产品获奖。40多年来,劳改生产规模几经调整,已发展到目前拥有机械、轻工、化工、纺织、建材、农产品加工等11个行业300多个品种的工业产品和粮、林、牧、副、渔等6大类农副产品。工农业总产值近30多亿元,上交利税3亿多元。

☚ 二 司法工作概况   劳动教养 ☛
劳动改造

劳动改造

对犯人实行的一种惩罚、教育与改造相结合的制度。广义上也指对判处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中的有劳动能力者,采取强制措施使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的制度。劳动改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管理犯人方式,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对其全部工作作了明确的规定。劳动改造贯彻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建立奖惩严明的制度,严禁虐待,肉刑和一切违法管理方式。同时还根据犯人不同情况实行分别关押,施以不同管理制度,主要分为监狱,劳动改造管教队、少年犯管教所等组织形式。

☚ 劳动争议   劳动保护 ☛

劳动改造

reform (of criminals)through labour


劳动改造

labour reform;reform through labou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