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元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元曲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1206~1368年)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 元曲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后来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元明以来甚为流行。 故后世有元曲之称。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著相同的文学地位。 元曲有戏曲和散曲之分。其中散曲主要是抒情的,自娱的,基本上没有故事。 “散曲”和“戏曲”是相对存在的。戏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