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稼轩词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稼轩词序

稼轩词序

宋范开撰。见于《稼轩词甲乙丙丁集》(有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民国陶湘涉园《景刊宋金元明本词》本等)、《稼轩长短句》(有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影印元大德刊本、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陈允吉校点本等)、《稼轩词编年笺注》(有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本等)及《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等。范开为辛弃疾门人。序中有云:“开久从公游,其残膏剩馥,得所沾焉为多。”唯其如此,序中对辛弃疾及其《稼轩词》的阐扬多为深具会心的中的之论。作者着重评析了辛氏胸襟气魄与创作之间的联系,肯定辛词是陶写辛氏情志的工具。序文开篇即云:“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知夫声与意之本原,则知歌词之所自出。是盖不容有意于作为,而其发越著见于声音言意之表者,则亦随其所蓄之浅深,有不能不尔者存焉耳。”这是作者全面而又深入地考察辛词后得出的结论,其意谓:词中的“声”与“意”,只是词人的“器”与“志”的反映;“器大”、“志高”,方能做到“声闳”、“意远”。换言之,词作之浅深,完全取决于词人胸中“所蓄之浅深”,任何形式与技巧上的刻意“作为”,都无补于事。而辛氏以轩昂的器宇、阔大的胸襟及超迈的才气发为词章,必然属于“声闳”、“意远”者,足以轧轹古今、蜚声词坛。接着,作者更明确地指出:“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所谓“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正是对前云“器大”、“志高”的最合适的注脚。作者认为,辛氏本无意于填词之道,不过藉以摅写胸臆而已。这实际上是称道辛词继承了“诗言志”的传统,从而进一步光大了词体、提高了词品。如此评说辛词,意味着“词言志”的合法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已得到较普遍的确认,至少辛派词人已将“词言志”视为一种时代要求来自觉遵循。叶适《书龙川集后》录有陈亮自评其词之语:“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正与此序同意。作者认为,由于辛氏将词当作言志的工具,所以,“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即善于腾挪变化,以适应言志抒情的需要。这就既概括了辛词的结构特点,又揭示了形成这种结构特点的主体方面的原因。作者还对苏词与辛词的渊源关系及其异同之处进行了辨析。作者认为:“世言稼轩居士辛公之词似东坡,非有意于学坡也。自其发于所蓄者言之,则不能不坡若也。”这就是说,苏、辛词之所以相似,并非后者刻意模仿前者的结果,而是因为它们都生发于词人内心所蓄的豪情逸志,即都是“词言志”的产物。这样,不求其似,亦必相若。作者指出,苏、辛词的另一共同之处是都“得于谈笑之间”,“未尝有作之之意”,即都是其真情至性的自然宣泄,不同于惨淡经营、苦心熔铸之作。至于辛词区别于苏词者,则在于:“其间固有清而丽、婉而妩媚,此又坡词之所无,而公词之所独也。”这说明辛词虽以“豪放”为主调,却亦未废婉丽,其风格是多样化的。上述种种见解,都不失深刻。此序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曾经家居于上饶的辛弃疾过目与许可。因此,也许可以说,它正表达与包含了辛弃疾自己的看法。此外,序中还谈到辛词的流传情况,既谓稼轩“挥豪未竟而客争藏去”,又说“近时流布于海内者率多赝本”。可知辛词在当时即为人们所珍重而广为流播。

☚ 知稼翁词集序   梅溪词序 ☛
000037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