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统计
运用统计理论与方法,搜集、整理、分析环境质量的各种特征及其对人类经济社会影响状况的工作。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和有关部门了解环境污染及整治情况,决定政策、编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内容包括: (1) 自然资源环境统计,计算水、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拥有量、质量情况,以反映生态平衡的程度; (2) 人类居住区环境统计,计算居住、生产、文化活动、环境卫生等场所的分布、数量、质量,以反映人类物质生活水平与环境的关系; (3) 土地环境统计,计算土地拥有量、利用率、水土流失及盐碱化、沙漠化比率,以反映农产品生产数量及质量变化趋势; (4)能源环境统计,计算能源现有量、开采量、消耗量、利用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反映能源开发、使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正负效应; (5) 环境污染统计,计算三废的污染源、排放量及预防治理的投资和效果,以反映环境控制的失调及对社会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