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稻水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稻水蝇rice ephydrid fly

盐碱区水稻苗期食根害虫。学名Ephydra macellaria Egger。双翅目,水蝇科。分布于苏联的中亚细亚地区,中国的新疆、宁夏、内蒙古、河北、辽宁等省区。为害水稻,并取食多种禾本科杂草。1954年新疆首次发现,此后宁夏、河北也有发生。幼虫在稻种萌发,临时根突破谷壳或初生根长出后蛀入,造成烂种缺苗或弱苗。还可咬断或咬伤稻根,造成浮秧。幼虫老熟后,多固定在稻根及茎叶上化蛹,妨碍稻苗正常生长。在盐碱稻区的水稻苗期,常可造成毁灭性灾害。成虫体长约6毫米,头顶具金绿色光泽,胸背带紫蓝光,腹部蓝灰,无光泽,复眼红褐色至黑褐色,具眼缘毛,触角芒基部羽毛状,端部无毛。平衡棒和足均为黄色。卵长0.5~0.7毫米,色乳白。幼虫长成后(连呼吸管)长约12毫米,蛆状,灰黄色,共11节,第四至十一节腹面各具伪足一对,末端有3列爪,前列大,后2列小,呼吸管末端叉状。蛹长(连呼吸管)约10毫米,淡褐色,前端尖而扁,向背面斜翘,化蛹时由第九与十一节的伪足合成环状,将身固定;其余各节的伪足均萎缩,仅留下小爪痕迹。呼吸管末端叉状(见图)。


(a)



(b)


稻水蝇
(a)成虫; (b)蛹


在苏联中亚细亚地区年生3~4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田埂裂缝中,田间土块下以及芦苇秆等残枝下越冬。当春季排水渠及田边死水坑解冻后,开始活动,在污水面上追逐交配,稻田灌水后,即迁向田中。为害限于小苗期,但此后在田外排水沟中,仍有各虫态发生。成虫喜栖息于污水面,取食水面上漂浮的腐败有机物残屑,在其上产卵,每次产卵数在100粒左右。遇降雨或降温时,成虫多潜伏于田边、沟边的土缝或土块下。末龄幼虫多附在稻根或秧苗茎叶上化蛹。卵期4~5天; 幼虫期11~39天,一般15天;蛹期9天左右。
此虫仅发生于盐碱稻区,但pH值小于7.5或大于9时,则不能生存。在新疆稻区,凡田埂上有白碱或黑碱的稻田,当年新开垦而未经洗碱的稻田,以及半干涸的浅水或死水里,发生量较大。漂浮物多而脏的田块,产卵常多,受害亦重。宜保持水渠畅通,勤排勤灌,降低上壤酸碱度,辅以器械和药剂防治,可控制为害。从解冻起,到水稻秧苗期,成虫盛发时,设置黑光灯诱杀;利用成虫喜群栖污水面的习性,用扫网捕杀。稻田灌水时,捞除水面的漂浮物,及时处理,可以消灭大量蝇卵和蛹。虫口密度在田间发生较大时,可用敌敌畏、辛硫磷乳油、或敌百虫拌和锯木屑、细土撒施防治。

稻水蝇rice ephydrid fly

Ephydra macellaria Eg-ger,昆虫纲,双翅目,水蝇科。分布于新疆、宁夏、内蒙古、河北、辽宁等省区。中亚细亚诸国也有分布。寄主为水稻。成虫体长约6 mm,头顶具金绿色光泽,复眼红褐至黑褐色,有眼缘毛,触角芒基部羽毛状,端部无毛,胸背有紫蓝色光泽,平衡棒及胸足黄色,腹部蓝灰色。末龄幼虫体长12 mm,土灰色,头小,口钩黑色,第4~11节腹面有突起的伪足一对,末端具叉状呼吸管。一年发生数代,以成虫在土缝及枯枝落叶下越冬。成虫喜在污水面上活动,有趋光性,卵多产于水面田边漂浮物上;蝇蛆蛀食稻种,咬断幼根,造成缺苗。幼虫老熟后,以第9~11节的伪足合成环状,固定在根系上或其他漂浮物上化蛹。稻田及时排水换水,以黑光灯诱杀,打捞水面漂浮物,在排水渠或死水坑上滴灌废机油,均为有效的防治措施。

稻水蝇

即“稻水蝇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