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著作者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它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按其历史发展的进程可分为:(1)产生时期。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初,即奴隶社会时期。此时,尽管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还处于低级阶段,还是产生了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2)发展时期。约从公元前8世纪初至公元前3世纪末,即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军事家和兵书著作,如《孙子兵法》等,标志着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和发展。(3)提高时期。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包括秦、汉、晋、隋、唐、宋、元等几个大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从而使军事思想在政治与军事的结合、战略战术、指挥艺术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地丰富和提高。 (4)在矛盾中继续前进时期。约从14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即从明朝至清朝后期。这一时期的军事思想明显表现为两个对立的方面,一方面出现了十分保守的只求守城保寨单纯防守作战的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总结出带有强烈革新内容的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千百次王朝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经验总结。它的丰富内容,是前人留下的宝贵军事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