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zhongguo gudai shuyuan zhidu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或私人创建、主持的高等学府。从唐中叶至清末,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书院名称最早见于唐代开元时的丽正修书院。宋初书院始盛,北宋统治者提倡官学,推重科举、书院曾一度衰落。朱熹对南宋书院复兴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元代书院“几遍天下”,但受官方控制甚严,缺乏论辩争鸣的气氛,几与官学无异。明代书院大盛,遂四遭禁毁,东林书院为最著。清初抑制书院,以后虽有放松,但终究江河日下,乾隆二年令下各省书院成为各省立大学,光绪二十年(1901)谕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的均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
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千年,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❶书院的组织机构比较精干,一般只设山长(或称洞主、主洞)总理其事,规模较大的书院设副山长,助教、讲书等协助山长工作。
❷书院是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的主持人或讲学者多为当时的著名学者,甚至是某一学派的学术带头人。每个书院往往就是某一学派教学和研究的中心或基地。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❸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共同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和辩论。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成为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不仅师生共同参加学术争辩,而且常与地方上的学术活动紧密结合,使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中心。
❹书院讲学实行“门户开放”,一个学者可以在几个书院讲学,听讲者也不限于本院生徒,常有慕名师而远道访学者,书院热情接待并提供各种方便。
❺书院重视自学,提倡独立研讨,课程也较灵活,允许各人有所侧重,发挥专长。一般都以自修、读书为主,辅以教师指导、质疑问难。成绩考核多重平时表现,不仅视其学业,尤重人品与气节的修养。
❻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感情相当深厚,主讲书院的名师学识渊博,品德过人,并且献身教学,热心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学生是慕名师而来,能够虚心求教、立志成人、尊重教师。因此,中国教育史上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教学中体现得十分突出。
❼书院的经费多以自筹为主,有较大的自主权,常常组织师生共同管理或监督各项开支。经费重点用于教学和学术活动。

☚ 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中国古代著名书院 ☛
000050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