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zhongguo gudai shuyuan zhidu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或私人创建、主持的高等学府。从唐中叶至清末,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书院名称最早见于唐代开元时的丽正修书院。宋初书院始盛,北宋统治者提倡官学,推重科举、书院曾一度衰落。朱熹对南宋书院复兴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元代书院“几遍天下”,但受官方控制甚严,缺乏论辩争鸣的气氛,几与官学无异。明代书院大盛,遂四遭禁毁,东林书院为最著。清初抑制书院,以后虽有放松,但终究江河日下,乾隆二年令下各省书院成为各省立大学,光绪二十年(1901)谕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的均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 ☚ 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中国古代著名书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