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老hǎilǎo“郎”与“老”声母同,韵母的主要元音相近,可以通转。指酒。明李开先《词谑》六“掉侃”《醉太平带莲花落》:“执着磁老,就着盏老,饮着~,吃着气老,哩莲花,莲花落。”又《盛世新声》亥集《十棒鼓》小令:“~梦撒,红儿唤咱,絮絮答答,再休捻巴。”梦撒,没有之意。见“海郎”。 按此系出自市语,《绮谈市语·饮食门》:“酒,欢伯、酝物、海老。”《行院声嗽·饮食》:“酒,海老。”《戏曲词语汇释》334页引《范张鸡黍》一例,释“海郎”为酒名,说未尽确。又“海郎”“海老”之所以指酒,当出借代,系以工具代事物本身。“海”本指酒器之大者,温庭筠《乾[[!NB066]]子》:“裴均镇襄州,设宴,有银海,受一升。”《蜀方言》卷下:“饮洒器曰[[!NB067]]。《集韵》:‘[[!NB067]],音海,盛酒器,一作海。’白居易:‘词就花枝移酒海,字亦作‘[[!NB068]]’。《玉篇》:‘[[!NB068]],酒植也。’《正字通》:‘[[!NB068]],酒器,以木为之。’” 海老〈隐〉宋明行院指酒。见《行院声嗽·饮食》。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酒部 > 酒名 > 海郎 > 海老 海老 hǎilǎo 海老hǎi lǎo一作“欢伯”等。宋明市语谓酒。《绮谈市语·饮食门》:“酒: 欢伯;酝物; 醁酝; 绿蚁; 海老。”《行院声嗽·饮食》:“酒: 海老。”《西湖游览志余·委巷丛谈》:“以酒为海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