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胫腓骨干双骨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胫腓骨干双骨折

病名。即以患肢疼痛剧烈、肿胀、功能障碍,触摸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能触及骨擦音和异常活动等为主要表现的胫骨结节、腓骨小头以下及胫腓骨远端内、外踝以上骨折。参见骨折条。

胫腓骨干双骨折jìnɡféiɡǔɡànshuānɡɡǔzhé

病名。以患肢疼痛剧烈、肿胀、功能障碍,触摸压痛明显, 纵轴叩击痛, 能触及骨擦音和异常活动等为主要表现的胫骨结节、腓骨小头以下及胫腓骨远端内、外踝以上骨折。参见骨折条。

胫腓骨干双骨折

胫腓骨干双骨折

胫腓骨干双骨折,亦称为䯒骨骨折。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称之为“两胫俱断”。《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䯒骨, 即膝下髁上之小腿骨,俗名臁胫骨也。其骨二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骭骨,其形粗,在后者名辅骨,其形细,又俗名劳堂骨。”胫骨干中上段横截面呈三角形,胫骨干下1/3处,横截面是四方形。该中下1/3交界处比较细弱,为骨折的好发部位。胫腓骨干双骨折较常见,仅次于单纯胫骨干骨折。各种年龄均可发病,尤以10岁以下儿童或青壮年为多。儿童多为青枝骨折或无移位骨折。
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胫腓骨干双骨折。从高处坠下,足部先着地,小腿旋转,或受重物直接打击挤压引起。《伤科汇纂·䯒骨》云:“其断各有不同,或截断,或斜断,或粉碎,或单断,或二根俱断。”直接暴力的打击多来自外侧或前外侧,骨折多为横断、短斜面,亦可造成粉碎骨折。胫腓骨两骨折线都在同一水平,软组织损伤较严重。由传达暴力或扭转暴力所致的骨折,多为斜面或螺旋骨折。双骨折时,腓骨的骨折线较胫骨为高。软组织损伤较轻。
影响骨折移位的因素,主要是暴力的方向、肌肉的收缩、小腿和足部的重力造成的,可以出现重叠、成角或旋转畸形。因小腿外侧受暴力的机会较多,肌肉又位于后外侧,所以骨折后向前、向内成角。同时肿胀消退后,亦易引起断端移位。骨折若发生成角和旋转移位,既影响步行和负重功能;并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胫骨的前缘与前内侧面表浅,仅有皮肤遮盖,骨折时容易刺破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胫骨上1/3骨折移位时,有可能损伤胫前、后动脉。此外,小腿严重的挤压伤可造成小腿的骨筋膜室内肿胀,压迫血管,可引起缺血性挛缩。胫骨的营养血管由胫骨干上1/3的后方进入,在致密骨内下行一定距离,而后进入髓腔,胫骨下1/3又缺乏肌肉附着,故胫骨干中、下段发生骨折后,往往因局部血液供应不良,而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和功能丧失,可有骨擦音和异常活动。有移位骨折者,可有肢体缩短、成角及足外旋畸形。损伤严重者,在小腿前、外、后侧骨筋膜室单独或同时出现极度肿胀,扪之硬实,肌肉紧张而无力,有压痛和被动活动牵拉痛,胫后或腓总神经分布的皮肤感觉丧失,即属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表现。严重外伤、开放性骨折应注意发生脱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 “若被跌打损伤,其骨尖斜突外出,肉破血流不止,疼痛呻吟声细,饮食少进,若其人更气血素弱,必致危亡。”胫骨上1/3骨折者,检查时应注意腘动脉的损伤。腓骨上端骨折时要注意腓总神经的损伤。小儿青枝骨折或裂纹骨折,临床症状可能很轻,但患儿拒绝站立或行走,局部有轻微肿胀及压痛。正侧位X线摄片可以明确骨折类型、部位及移位方向。因胫骨和腓骨骨折处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尤其是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故X线照片应包括胫腓骨全长。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恢复小腿的长度和负重功能,因此,应重点处理胫骨骨折。对骨折端的成角和旋转移位,应予纠正。无移位骨折只需用夹板固定,直至骨折愈合; 有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如横断骨折),可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 不稳定性骨折(如粉碎骨折、斜行骨折)可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配合跟骨牵引。《医说》记载了一例胫腓骨多段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治疗。《普济方·折伤门》对本病采用手法整复和夹板固定治疗。
整复胫腓骨干骨折时,让患者平卧,膝关节屈曲20°~30°,一助手用肘关节套住患者腘窝部,另一助手握住足部,沿胫骨长轴作拔伸牵引3~5分钟,矫正重叠及成角畸形。若近端向前内移位,则医者两手环抱小腿远断端并向前端提,一助手将近断端向后按压,使之对位。如仍有左右侧方移位,可同时推近断端向外,推远断端向内,一般即可复位。螺旋、斜面骨折时,远断端易向外移位,医者可用拇指置于胫腓骨间隙,将远断端向内侧推挤,其余四指置于近段的内侧,向外用力捺正,并嘱助手将远断端稍稍内旋,使之完全对位。然后,在维持拔伸下,医者两手握住骨折处,嘱助手徐徐摇摆骨折远端,使骨折端紧密相插。最后以拇指和食指沿胫骨前嵴及内侧面来回触摸骨折部,检查对线对位情况。
固定时,可根据骨折断端复位前移位的方向及其倾向性而放置适当的压力垫。上1/3部骨折时,膝关节置于屈曲40°~80°位,夹板下达内、外髁上4厘米,内外侧板上超过膝关节10厘米。胫骨前嵴两侧放置两块前侧板,两块前侧板上端平胫骨内、外两髁。后侧板的上端超过腘窝部,在股骨下端作超膝关节固定;中1/3部骨折时,外侧板下平外踝,上达胫骨外髁上缘。内侧板下平内踝,上达胫骨内髁上缘。后侧板下端抵于跟骨结节上缘,上达腘窝下2厘米,以不妨碍膝关节屈曲90°为宜。两前侧板下达踝上,上平胫骨结节; 下1/3部骨折时,内、外侧板上达胫骨内、外髁平面,下平齐足底。后侧板上达腘窝下2厘米,下抵跟骨结节上缘。两前侧板与中1/3骨折同。将夹板按部位放好后,横扎3~4道布带。下1/3骨折的内外侧板在足跟下方作超踝关节结扎固定;上1/3骨折内外侧板在股骨下端作超膝关节结扎固定。腓骨小头处应以棉垫保护,避免夹板压迫腓总神经而引起损伤。需要配合跟骨牵引者,穿钢针时,跟骨外侧要比内侧高1厘米(相当于15°斜角)。牵引时足跟便轻度内翻,恢复了小腿生理弧度,骨折对位更稳定。牵引重量一般为3~5公斤。牵引后48小时内摄X线片检查骨折对位情况。如果患肢严重肿胀或大量水泡,则不宜采用夹板固定,以免造成压疮、感染。暂时单用跟骨牵引,待消肿后再上夹板固定。运用夹板固定时,要注意松紧度适当,既要防止消肿后外固定松动而致骨折再移位,也要防止夹缚过紧而妨碍患肢血运或造成压疮。并注意抬高患肢在中立位置,膝关节屈曲20°~30°,要经常注意检查和调整布带的松紧度。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则4~6周后X线摄片复查,如有骨痂生长,则可解除牵引。
开放性骨折应彻底清创,尽快闭合伤口,将开放性骨折变为闭合性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者应切开深筋膜,打开骨筋膜室,彻底减压。
在整复固定后,即可作踝足部关节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舒缩活动。跟骨牵引者,还可以用健腿和两手支撑体重抬起臀部。稳定性骨折固定二周后,在指导下进行抬腿及膝关节活动。在第四周开始扶双拐作不负重步行锻炼。不稳定性骨折则解除牵引后仍需在床上锻炼5~7天后,才可扶双拐作不负重步行锻炼。经锻炼后骨折部若无疼痛,自觉有力,即可改用单拐逐渐负重锻炼。在3~5周内为了维持小腿的生理弧度和避免骨折段的向前成角,在床上休息时,可在患肢膝部和足跟部各放置一棉枕。若解除跟骨牵引后,胫骨有轻度向内成角者,可令患者屈膝90°,髋屈曲外旋,将患者的足放于健肢的小腿上,呈盘腿姿势,利用肢体本身的重力来恢复胫骨的生理弧度。8~10周根据X线照片及临床检查,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即可去除外固定。骨折迟缓愈合者,应首先从固定和活动两方面寻找原因,克服因固定不稳和活动不当而对骨折愈合不利的影响,及时改进固定方法。
药物治疗按骨折三期辨证施治。开放性骨折早期在活血祛瘀方药中加清热凉血、消肿解毒之品,如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防风。早期局部肿甚,宜酌加渗湿消肿等药,如防己、薏苡仁等。胫骨中、下1/3骨折局部血供较差,容易发生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故后期内治法应着重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陈旧骨折施行手法折骨或切开复位、植骨术后,亦应及早使用补法。

☚ 腓骨干骨折   踝部骨折与脱位 ☛

胫腓骨干双骨折

胫腓骨干双骨折

胫腓骨干双骨折较常见,仅次于单纯胫骨干骨折。各种年龄均可发病,尤以10岁以下儿童或青壮年为多。儿童多为青枝骨折或无移位骨折。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胫腓骨干双骨折。从高处坠下,足部先着地,小腿旋转,或受重物直接打击挤压引起。
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和功能丧失,可有骨擦音和异常活动。有移位骨折者,可有肢体缩短、成角及足外旋畸形。损伤严重者,在小腿前、外、后侧骨筋膜室单独或同时出现极度肿胀,扪之硬实,肌肉紧张而无力,有压痛和被动活动牵拉痛,胫后或腓总神经分布的皮肤感觉丧失,即属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表现。无移位骨折只需用夹板固定,直至骨折愈合;有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可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不稳定性骨折可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配合跟骨牵引。
整复胫腓骨干骨折时,让患者平卧,膝关节屈曲20°—30°,一助手用肘关节套住患者腘窝部,另一助手握住足部,沿胫骨长轴作拔伸牵引3—5分钟,矫正重叠及成角畸形。固定时,可根据骨折断端复位前移位的方向及其倾向性而放置适当的压力垫。将夹板按部位放好后,横扎3—4道布带。腓骨小头处应以棉垫保护,避免夹板压迫腓总神经而引起损伤。如果患肢严重肿胀或大量水泡,则不宜采用夹板固定,以免造成压疮、感染。暂时单用跟骨牵引,待消肿后再上夹板固定。运用夹板固定时,要注意松紧度适当,既要防止消肿后外固定松动而致骨折再移位,也要防止夹缚过紧而妨碍患肢血运或造成压疮。在整复固定后,即可作踝足部关节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舒缩活动。跟骨牵引者,还可以用健腿和两手支撑体重抬起臀部。稳定性骨折固定两星期后,在指导下进行抬腿及膝关节活动。在第4星期开始扶双拐作不负重步行锻炼。不稳定性骨折则解除牵引后仍需在床上锻炼5—7天后,才可扶双拐作不负重步行锻炼。经锻炼后骨折部若无疼痛,自觉有力,即可改用单拐逐渐负重锻炼。

☚ 腓骨干骨折   踝部骨折与脱位 ☛
000249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