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五言诗
汉代形成的新诗体。两汉时代是一个诗体改革的时代。当时四言诗辉煌鼎盛的黄金时代已成为历史陈迹,人们纷纷起来探索、试创新的诗体,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等各种新体都有人尝试。其中五言诗成就最大,独冠汉代诗坛。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诗经》的篇章中即存在着五言句式,它们虽不能独立成篇,但作为五言诗的句型,在五言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萌芽意义。骚体诗中附有“兮”字的五言,可以看作五言诗的雏形;《汉书》收载某些五言骚体诗时,就砍去了“兮”字的尾巴,使其宛然五言诗。秦及西汉时,出现了许多纯粹五言的歌谣谚语,它们正是五言诗的先河,特别是西汉流行的五言谣谚,从句型及韵式两个方面构成了早期的五言诗。到了东汉,五言民歌层出叠现,它们内容丰富,艺术高超,终于引起了文人们纷纷拟作的兴趣,东汉初年班固所作的《咏史》诗虽然“质木无文”,却是现存文人五言诗中最早的一例。其后张衡、秦嘉、蔡邕等人都开始了五言诗的创作。东汉末年,以《古诗十九首》、“苏李”诗为代表的无名文人五言诗,则使这一新诗体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建安以后五言诗的繁荣开拓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