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皮质下脑病
慢性皮质下脑病是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1984年由Binswanger最初描述,主要损害部位在大脑白质,灰质则相对完整。病灶区见有很多吞噬细胞和星形细胞增生,当时称为慢性进行性皮质下脑炎。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脑炎而是由脑动脉硬化引起的弥散多发性小软化灶。以枕叶、颞叶明显,以皮质下较深层为严重。
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后,隐袭起病,以记忆力障碍为主,进行性加重,乃至引起痴呆和严重的精神衰退。构音障碍,语言单调,可以发生眩晕和癫痫发作。脑局部症状可以出现单瘫、偏瘫、失语和偏盲等。症状可有缓解,病程多年,但也可在数月内死亡。根据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多发性脑梗塞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