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用型山羊培育
由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研究所赵有障等承担并完成,获1996年甘肃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以引入的世界著名毛用山羊品种安哥拉山羊为父本, 与甘肃的地方品种中卫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 培育适合甘肃省干旱贫困山区自然生态经济条件, 并具有较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毛用型山羊为最终目的。5年中,已培育出以安中一代杂种羊为主体,包括有一定数量F1/4和F2组成的、总数达4. 69万只的甘肃毛用型山羊群体。这个群体与母本中卫山羊相比,具有生长发育快、体格大、被毛密、无髓毛、产量高、质量好、生活力强、抗逆性好等特点,而且表现出较好的肉用性能;毛用型山羊群体的被毛组成发生显著变化:粗毛明显减少、变短、无髓毛显著增加、变长加粗,色泽光亮,细度匀度更趋一致,无干死毛,羊毛品质向马海毛迅速靠近。整个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直接效益为11 505 5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