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枭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枭首悬首于木谓之 “枭 ( xiāo) 首”。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名部 > 墨劓 > 烹戮 > 梟首 梟首 xiāoshǒu 簡稱“梟”。酷刑名。斬首高懸於木上以示衆。《字彙·木部》:“梟,以頭掛木上,今謂掛首爲梟。”《墨子·號令》:“犯令者父母妻子皆斷,身梟城上。”《史記·高祖本紀》:“梟故塞王欣頭櫟陽市。”又《秦始皇本紀》:“〔始皇九年〕衛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皆梟首。”裴駰集解:“懸首于木上曰梟。”《漢書·武帝紀》:“元光五年六月,皇后陳氏廢。捕爲巫蠱者,皆梟首。”《南史·陳本紀》:“臨川太守駱牙斬周迪,傳首建鄴,梟於朱雀航。” 枭首斩首后悬挂示众。《史记·秦始皇本纪》:“卫尉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 斩首 斩首斩(斩决;斩杀;斩刑;斩枭;律斩;枭斩) 芟 枭首 断首 丹颈 杀头 ☚ 处决 示众 ☛ 示众 示众押着罪犯在街上行走:游街 游行 ☚ 斩首 被处决 ☛ 枭首xiāo shǒu杀头后悬其头示众。邓肃《具瞻堂记》:“有抗章以挽之者,皆斥窜流离,去朝廷数千里者,至于~~通衢以竦天下。” 枭首古代死刑之一,指悬首于木。相传周武王伐纣,斩纣头,悬于白旗,这可谓枭首的最早形态。枭首作为法定刑,确立于秦汉时期。《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镇压嫪毒叛乱时,“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汉代自景帝除磔刑,以枭首、要斩、弃市为三种主要的执行死刑方法,魏晋沿用汉制。晋代张斐注晋律表谓:“枭首者恶之长”,是枭首为死刑之重者。隋文帝开皇初,废除枭首之法,定死刑为斩、绞二等,成为隋唐以后历代法律的定制。枭首虽间或用之,但并非常法。堆辽代有枭刑,明代太祖年间,刑用重典,在《大诰》中立“枭令”为律外之刑。 枭首中国古代死刑之一。即斩下人头高悬在木杆上示众。传说母枭为幼枭哺食,待到母枭目盲力尽,不能为幼枭攫取食料,于是幼枭齐啄母枭之肉,母枭不能避,啮住树枝听任幼枭啄食而死,仅余一首空悬木枝,故此得名。秦时有枭首之刑,秦始皇对参与嫪毒之乱者,皆枭首、车裂。汉承秦制,对谋反、大逆用枭首刑,如高祖枭故塞王欣头于栎阳市。《汉书·刑法志》: “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晋时张斐《律表》: “枭首者恶之长,斩刑者罪之大,弃市者死之下”(《晋书·刑法志》)。南北朝时梁律大罪要枭首。陈时亦同。北齐刑名五,其二为枭首。北周死刑五,其四为枭。北魏有枭首之刑。隋除枭首法。唐宋律无枭首之刑。辽有枭、磔。明清对强盗等有枭首之刑。 枭首 枭首刑罚名。砍头处死,并将头悬于木上示众。《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大夫令齐等20人皆枭首。”集解:“悬首于木上曰枭。” ☚ 象刑 小辟 ☛ 枭首中国古代死刑的一种。斩头而悬挂于木杆上示众,与枭(鸟名)相似,故名。传说母枭为幼枭哺食,待母枭目盲力尽不能为幼枭攫取食料时,幼枭便齐啄母枭之肉,直至被啄死仅剩一首悬木枝。秦、汉、魏晋南北朝、辽、明、清时均有此刑。《史记·秦始皇本纪》:“卫尉竭、内史肆、佐代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汉书·刑法志》:“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晋书·刑法志·律表》:“枭首者恶之长,斩刑者罪之大,弃市者死之下。” 枭首旧时的刑罚,把人头砍下并且悬挂起来;枭首示众。 枭首decapitate;behead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