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月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月桂 【出典】 晋·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据《初学记》卷一引) 【释义】 古代传说,月中有仙人桂树;后因用作咏月的典故,也常结合“折桂”典,借以咏科举功名。 【例句】 ①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鲍溶《送王损之秀才赴举》5528)这里暗用月中桂树及折桂典,祝王秀才月宫折桂(科举高中),以切“赴举”。②明月中心桂不生,轻冰面上菱初吐。(周匡物《古镜歌》5549)这里以月比古镜,故言这个“月亮”不同于生长桂树的月亮。③云梯万仞初高步,月桂余香尚满襟。(司马都《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6946)这里以“月桂余香”点明羊振文进士及第未久。④天衢云险驽骀蹇,月桂风和梦想劳。(李咸用《陈正字山居》7404)这里用月桂喻指功名。⑤名场失手一年年,月桂尝闻到手边。(方干《题赠李校书》7489)这里用“月桂”喻指功名。⑥青青月桂触人香,白苎衫轻称沈郎。(罗隐《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7535)这里用“月桂”点明沈氏中第。 月桂杨万里
杨万里的诗别具一格,称“诚斋体。”这首咏月桂诗,多少也能体现他的“诚斋体”风格。首句即称桂花不是人间种,乃是从月中移来,这里用的是传说之典,段成式《酉阳杂俎》载:“月桂高五丈,下有人常砍之,树疮随合,其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则是广寒宫中香一点,被风吹动开遍山野。广寒宫即月宫。传说唐玄宗于八月望日游月中,见一大官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见《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后人因称月宫为广寒宫。桂花亦称木犀,树性健壮,枝叶丰茂。中秋前后开花,花簇生于叶腋,有黄、白、红诸色,各称金桂、银桂、丹桂。另有每年多次开花者称四季桂、月月桂。杨万里这里所咏很难判明是哪一种桂,(有的题作丛桂),作者似乎也并不着意强调这点,仅以通俗畅晓语句,盛赞桂花之香浓是来自天上品种。他还有一首《凝露堂木犀》写道:“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这首诗中所咏桂花较上首所咏要明确些,是指黄色,虽然第一句说:“雪花四出剪鹅黄”,其中有雪花二字,但意在说明犹如六出之雪花脱化而成四出之桂花。谢逸《咏岩桂》中有诗句“夜揉黄雪作秋光”。“摧残六出犹余四。”可以佐证。第二句“金粟千麸糁露囊”金字也表明是黄色,正与前“鹅黄”相应,也与谢逸的诗句“黄雪”相应。这两句是写桂花色与形,花蕊金黄,其形有如颗颗粟米,千麸本指麦皮,这里是指桂花瓣。糁(san)伞:形容桂花象金粟散布,露囊,朵朵桂花被秋露所裹,有如小囊。这两句写得颇为郑重,下两句则说得幽默轻巧:“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立意构思颇为巧妙,不直言香气之浓,而是从桂花形与香之间关系上着笔,反衬如此众多而小的如粟米的桂花,无论怎样看来看去,也看不明白怎么能着得这么多的香气,作者被桂花香的陶醉倾倒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了。这后一句很能体现“诚斋风味”。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六中说:“宋诗人工于七言绝句而能不袭用唐人旧调者,以放翁、诚斋、后村为最;大抵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正意反一层,侧一意说。” 总之,杨万里的诚斋体别具一格,即所谓“活法”,新、奇、活、快、风趣、幽默,这两首咏桂花的诗在某种程度是体现了这一特点的。 月桂 月桂yuèguì┃┃ 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借指月亮、月光。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诗:“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另见741页“月桂”条。 ☚ 月栉 月浦 ☛ 月桂 月桂yuèɡuì┃┃ 喻及第、登科。唐·周墀《贺王仆射放榜》诗:“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宋·梅尧臣《送王秀才归建昌》诗:“莫问鸟爪人,欲取月桂捷。”另见16页“月桂”条。 ☚ 公车 月殿 ☛ 月桂 月桂庞春梅嫁周秀后使唤的两个弹唱姐儿之一。除在宴席弹唱外,也答应春梅房中杂事。与陈经济有些瓜葛。一次春梅叫她去叫经济,经济装醉,她使劲拉将起来推着他,被他黑影里搂在怀里按着亲嘴,还道: “我的儿,你若肯了,那个好意做大不成?”(第九十七回)最终春梅死后,她被打发嫁人去了(第一百回)。 ☚ 海棠 荷花 ☛ 月桂❶代称月亮。南朝梁萧绎《漏刻铭》: “宫槐晚合,月桂宵辉。”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诗:“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 月桂yuè guì见“折桂”。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常緑木本 > 月桂 月桂 yuèguì “桂花”之一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月桂》:“〔集解〕藏器曰: 今江東諸處,每至四五月晦後,多于衢路閒得月桂子,大于貍豆,破之辛香。古者相傳,是月中下也,餘杭靈隱寺僧,種得一株,近代詩人,多所論述。《洞冥記》云: 有遠飛鷄朝往夕還,常銜桂實,歸于南土。南土,月路也,故北方無之。山桂猶堪爲藥,況月桂乎。”參見本類“桂花”。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月亮 > 桂 > 月桂 月桂 yuèguì 亦稱“桂月”。即桂。《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八·東飛伯勞歌》:“南窗北牖桂月光,羅帳綺帳脂粉香。”北周·庾信《終南山義谷銘》:“桂月危懸,風泉虚韻。”南朝·梁元帝《刻漏銘》:“宫槐晚合,月桂宵暉。”南朝陳·張正見《薄帷鑒明月》詩:“長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樓,”《紅樓夢》第四十八回:“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月桂true bayLaurus nobilis,别名香叶树。樟科月桂属常绿小乔木。染色体数2n= 6x=42。高达12m,易生根蘖,常呈灌木状;小枝绿色。单叶互生、革质、有光泽,矩圆形,羽状脉,叶缘波状,揉碎有香气;叶柄紫色。雌雄异株,短伞形花序腋生,4月开黄色小花。核果椭圆状球形、肉质、暗紫色,9月成熟。原产地中海一带,中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等地栽培。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耐短期低温(-8℃);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怕涝;萌蘖力强。繁殖以扦插为主,也可用播种、分株繁殖。移植需带土球。主要虫害有红蜡蚧和大蓑蛾;病害有黄化病。月桂树姿丰满圆整,枝叶茂密,四季常青,最适于居住区栽植,可对植、群植、孤植,或作高篱分隔空间,还可修剪成球形,在公园、街道绿地及各类专用绿地常有栽植。 月桂grecian laurel,true bayLaurus nobilis L.,樟科,月桂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状。原产地中海地区。中国浙江、江苏、福建、台湾等省已引种栽培。小枝绿色,具纵的细条纹。单叶,厚革质,互生,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叶缘细波状;叶柄紫红色。伞形花序,雌雄异株;花被裂片4枚,黄色;雄花的雄蕊常12枚,3轮,花药瓣裂;雌花通常有退化雄蕊4枚;子房上位,1室。浆果椭圆状,暗紫色。花期3~5月,果期6~9月。叶和果实可提取芳香油,用于食品和皂用香精。果实治疥癣,果汁可解河豚中毒。又为观赏树木,耐修剪造型,可栽培为各种盆景树。 月桂yuè guì《本草纲目》木部第34卷月桂(22)。药名。参见“月桂子”条。 月桂神话传说月中生长的桂树。《太平御览》卷九五七引《淮南子》:“月中有桂树。”同书引《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以成形,桂树后生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