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提举市舶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提举市舶司 提举市舶司官署名。唐代设市舶使于广州。宋代于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等沿海诸州设提举市舶司、或称市舶(使)司,掌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检查船舶和收购外来物品以供专卖等事。以市舶使或提举官主管,有主管茶马、同提举茶马、都大提举茶马等名称,往往由知府、知州、通判、转运使、提点刑狱等兼任。 ☚ 都大提举茶马司 市舶使 ☛ 提举市舶司 提举市舶司官署名。官名。宋代置。掌海运贸易赋税及其政令。《宋史·职官志七》:“提举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元祐初,诏福建路于泉州置司。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复置浙、广、福建三路市舶提举官。明年,御史中丞石公弼以诸路提举市舶归之转运司,不报。建炎初,罢闽、浙市舶归转运司,未几复置。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臣僚言:‘福建、广南各置务于一州,两浙市舶分建于五所。’乾道初,臣僚又言两浙提举市舶一司抽解搔扰之弊,且言福建、广南皆有市舶,物货浩瀚,置官提举实宜,惟两浙冗蠹可罢。从之。仍委逐处知州、通判、知县、监官同检视,而转运司总之。” ☚ 提举坑冶司 提举学事司 ☛ 提举市舶司官署名。唐始于广州置市舶使,宋初于广州置市舶司,以知州为市舶使,宋初于广州置市舶司,以知州为市舶使,通判为市舶判官。后以转运使掌其事,又遣京朝官三班内侍三人专领之。后又于杭州置司,淳化中迁置于明州定海县,命监察御史张肃主之。次年肃上言以地僻不便,又迁于杭州。咸平中又命于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各置市舶司。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又于泉州,三年又于密州板桥镇(今山东胶县)各置市舶司。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调整体制,全国统一设广南路、福建路、两浙路三个提举市舶司,广南路设司于广州,辖广州市舶务,福建路设司于泉州,辖泉州市舶务,两浙路设司于秀州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华亭设市舶务于政和三年,即公元1113年,司署似亦同时移驻于此),辖杭州、明州、温州、江阴军五个市舶务。提举司舶司掌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买品和管理外商等。设市舶使、市舶判官、主辖市舶司事、提举市舶、监市舶务等官,以转运副使、提点刑狱公事、知府、知州、通判等兼任。建炎初,罢闽、浙提举市舶司归转运司,旋复置。乾道初,以两浙提举市舶司事务不冗,而有抽解骚扰之弊,罢之。其所属各市舶务仍委逐处知州、通判、知县、监官等共同检视,而总领于转运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